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广西 > 贵港 > 名人

黄日葵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黄日葵(1899—1930),又名一葵、野葵,号宗阳,出生于城厢一书香世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是清朝举人或秀才,父亲黄尧轩曾留学日本,后在县立中学任教。
  日葵自幼勤奋好学,1917年在县立中学毕业,年底东渡日本,入弘文书院深造。1918年5月, 为抗议日本侵略中国,他和1000多名留学生愤然-归国。抵上海后,便加入学生救国会, 任《救国日报》。5月中旬,和李达、李汉俊等赴北京,联络发动北京学生向北洋军阀政府-,要求废除《中日共同防敌协定》。
  同年秋,黄日葵就读于北京大学预科,结识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陈独秀、李大钊。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日葵认真学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参加斗争实践,成长为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广西最早的共产主义者。经李大钊推荐,黄日葵担任《国民》杂志社,撰文评击日本帝国主义,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1919年3月, 黄日葵同邓中夏、许德珩等在李大钊指导下,成立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经常到工厂农村进行爱国宣传活动、5月1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北大全体学生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决定-抗议。5月4日,数千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口号。-队伍受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之后,黄日葵又为营救被捕学生四处奔走。并和许德珩南下上海、南京等地串联,使五四运动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
  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李大钊、黄日葵等七人被推举为学会评议部成员,黄日葵还被选为《少年中国》、《少年世界》杂志和负责人,他撰写和编发了大量文稿,介绍苏俄十月革命及欧、美、日各国劳工运动和进步思想。他的《亚东永久和平之基础》一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注意。
  1920年3月, 黄日葵参加了李大钊秘密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会员一起先后搜集、 翻译马恩列中外文书籍二百余种。同年夏,升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本科。9月底参加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之一,是广西籍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2年6月, 黄日葵与李大钊、邓中夏等联名发表《北京同人提案一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阐明了知识分子应当选择的道路和少年中国学会的任务。
  1923年2月, 黄日葵以北京学联代表身份,到上海发动群众支援“二·七”大-,各界人士纷纷声援,慷慨捐助。此时,北京再次掀起-0。黄日葵等根据党的指示,建立了北京大学学生干事会,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斗争。黄日葵还参与发起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对推动反帝反封建,反对北洋军阀-统治起了积极作用。
  1924年7月, 黄日葵在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留校任助教。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黄日葵担任国民党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曾到冯玉祥部队向军官宣传共产党反帝反封建,打倒军阀的主张。在北大期间,黄日葵和陈居玺、谭寿林创办《桂光》半月刊,寄回广西机关学校。1924年秋,与陈居玺介绍谭寿林加入中国共产党。谭以后成为广西早期党的领导人之一。
  1925年末,黄日葵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党部青年部秘书。他利用这一合法身份,积极开展青年运动,在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宣传部和青年部举办的讲习所,讲授《帝国主义》、《国际社会运动史》、《什么是党》等课程。
  1926年7月,黄日葵返回广西工作。路经桂平时,在群众欢迎大会上作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演说, 并帮助蔡碧珩、廖荣霞组织桂平妇女联合会。8月,黄日葵在南宁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部)政治部副主任,组建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政治部机关,在各种政治团体上发表演说,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同时负责指导广西党的工作,担任中共广西省委筹备小组负责人,使党组织和工农运动在各地得到较大发展。
  1927年2月,黄日葵随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北伐。后到武汉任第八军(李品仙部) 政治部主任。不久,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公布《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黄日葵被列为“要犯”之一。黄日葵按党的指示,赴南昌参加党领导的八一起义,任起义宣传委员会委员。起义失败后随军南下广东潮汕,再由香港转赴上海。
  1928年2月, 黄日葵在上海召集李其实、谭寿林、陈居玺、陈英等在沪的广西同志,总结党在广西的工作,书面报告中共中央。
  1928年春,黄日葵同上海立达学院学生文质彬结婚,不久被国民党逮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破孩,于秋季离沪赴日。次年11月又被日本政府以政治嫌疑犯逮捕入狱,遭受电刑,多次昏厥,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说出真名和暴露身份。1930年被日本政府勒令出境。同年回到上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抱病工作。1930年冬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不幸于12月20日逝世,遗体葬于上海公墓。
  黄日葵一生著述甚多,除上述各篇外,主要的还有:《日本之劳动运动》、《妇女问题评论》、《最近英美之劳动运动》、《各国妇女运动史》、《俄国文学史》等。译作有《我们劳动者的铁锁》、《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小史》等。
下一名人:胡沛金
[以上内容由网友"Rebecca"分享。]

以下与黄日葵相关信息:

以下黄日葵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