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牡丹区人物

牡丹区人物

姜玉贞(1894—1937),字连璧,菏泽城东辛集村人。1913年在陕西招兵站报名参军,不久陆续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北伐战争胜利后,姜玉贞入中央军校学习。毕业后任山西陆军第三团上校团长。1934年任国民党晋绥军第一九六旅旅长,奉命北上抗日,驻防雁门关一带。  1937年9月……[详细]
温子升(496—547年),字鹏举,济阴冤句(今山东菏泽市)人。北魏文学家。与当时文学家邢劭齐名,并称“温邢”;又与邢劭、魏收合称为“北地三才”。  温子升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为东晋文学家温峤后裔。自幼勤学好读,博览诸子百家,工诗善文,早年在广阳王元渊门下为贱客,后为文学家常景所赏识……[详细]
何思源(1896—1982)字仙槎。菏泽市牡丹区城内当典街人。爱国民主人士。民国初年考入菏泽山东省立六中,1915年考入京师大学堂,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毕业后曾留学美、德、法等国。期间,撰写《国际经济政策》一书。  1926年回国, 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27年加……[详细]
马新贻 (1821~1870),字穀山,号燕门。回族。菏泽城东北西马垓村人。他生于官宦之家,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马新贻自幼聪明,13岁能作诗,27岁中进土。先后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  1853年(咸丰三年)马新贻随钦差大臣袁甲三……[详细]
庞玉璞(1850—1905)菏泽城内东庞楼人。清朝官吏,官至两广督标中镇府和两广水师统训、两广水师提督。曾废捐减政,捐资兴办家塾;并跟随冯子材参加凉山抗法之役。清政府先后诰封他为武功将军、建威将军等。……[详细]
杨履谦(1893—1940)号更生。菏泽市牡丹区人。1926年春,随吉鸿昌赴宁夏,任省政府秘书。后因对国民党政府统治不满,退居故里。1931年夏,创办王浩屯小学,此后又赴河南洛宁、济源等县任教育局长。1934年,他参加由共产党发起的反对东明县政府的斗争, 被推选为教育会长、 民众教育馆长。……[详细]
何健之 (1918—1942)原名何思乾, 化名李健。菏泽市牡丹区水洼北街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受党组织派遣,回菏泽开展工作。1938年春,他参与了中共菏泽县工委(翌年3月改为县委)的筹建工作,并任宣传部长。1939年7月,他随县委转移到城西北圈头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发展……[详细]
田海镜(1914—1946)字清宇。菏泽市牡丹区薛义屯村人。晋鲁豫野战军六纵十八旅五十三团政委。先后就读于山东省立六中和济南第一高中。“七七”事变后,他返乡抗日。 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先后任独立团营教导员和十四团政委。他率部长期转战于太行山区,……[详细]
王登伦(1920—1948)字冠岳。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观音王村人。1938年参加了抗日自卫队。 1939年参加东明、长垣、濮阳3县抗日动委会领导的常备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二中队队长。1941年任菏泽县青邱区区队长。1943年任菏泽县大队二连连长, 后任县大队副大队长。他5次除恶霸……[详细]
葛象一(1882—1949)名锡乾,字象一。菏泽市牡丹区吴店乡后葛庄村人。1911年毕业于省立曹州初级师范,并留校任简易科教员。1913年公立曹州中学同私立普通中学合并为山东省立第六中学,任第一任校长。一学期后改任学监,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回到本乡继续办教育。他在省立六中(现菏泽一……[详细]
杨士文(1899—1952)菏泽市开发区丹阳办事处耿庄村人。武术家。家境贫寒,自幼喜爱练武,七八岁时学练梅花拳。十六七岁时,拳脚功夫精湛,刀枪纯熟,力大过人。18岁时,赴济南拜师学艺。20世纪20年代初,赴上海开办“精武馆”。为发扬光大中华武术,在上海大世界举办武术表演。以高超的武艺战胜日……[详细]
张全臣(1891—1963)原名洪田。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黄陵张村人。平调演员。出生于平调世家。 8岁随兄入菏泽县平调双胜班学艺,初学红脸,后工花脸,因排行第五,人送艺名“花脸五”。由于擅演武打花脸,又称“花脸武”。在鲁西、豫北、豫东一带深受观众欢迎。其唱腔板眼准确,吐字清晰,表演感情真切,……[详细]
王玉兴(1897—1966)艺号“万年通”。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人。评词艺人。1917年开始说书生涯。1958年加入菏泽曲艺队,任队长。其说书的艺术特点是描述人物性格鲜明,正反两方面的人物有着强烈对比,注重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表演时吐字清楚,注重神似。坚持“三不说”:低级下流者不说,……[详细]
黄云芝(1923—1966)女。艺名“小白鞋”。菏泽市牡丹区佃户屯乡温塘村人。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团长,著名两夹弦剧旦角演员。其父是著名的两夹弦琴师,母亲是两夹弦旦角演员。她6岁学戏,8岁登台,13岁就以演花旦、闺门旦著称。因其母艺名“大白鞋”,故人称其“小白鞋”。1948年菏泽解放后,在人……[详细]
汲新(1916—1967)又名汲丕显。菏泽县(今菏泽市牡丹区)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 事变后,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回菏泽组建中共菏泽县委。1938年秋任中共菏泽县工委书记。1939年秋县工委移至菏泽西北圈头、后长张、汲菜园一带,他典卖家产举办抗日救国训练班,组建农、青、妇……[详细]
曹蕴键(1880—1970)又名曹铁如。菏泽县曹楼村(今属菏泽市牡丹区)人。书法家。其祖父曹以,进士出身,书-底深厚,父亲曹垣,亦酷爱书法,尤以正楷称世。曹蕴键自幼随父在福州读书,20岁选为优贡。自1918年始,先后任湖北黄岗,山东昌邑、即墨、潍县、阳信等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详细]
申德高(1909—1975)艺名“花脸虎”、“花脸王”。菏泽市牡丹区人。大平调著名演员。他擅演“大净戏”,音宽嗓亮,做派粗犷豪放。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侵略军演出,而奔赴抗日根据地,为抗日将士演出,被中国戏剧家协会负责人田汉赞为“活敬德”。1956年获河南省戏剧汇演一等奖,名演员荣誉奖。……[详细]
李眉川(1902—1975)菏泽市牡丹区城内东门里人。山水画家。祖父李继先是扎纸匠人,他自幼受家庭熏陶,渐渐爱上了书画艺术。16岁时专攻美术,18岁去济南学习绘画,对郑板桥的竹子、兰草尤为崇拜。1943年他画的竹子、兰草已声震菏泽。40年代,作品已传至日本、美国。新中国建立后,李眉川先后在……[详细]
杨海鹏(1914—1977)菏泽市牡丹区人。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任中共菏泽县委宣传部长。 1939年4月任中共郓巨县委书记,10月任中共菏泽县委书记。 1940年任中共运西地委委员、南旺五县工委组织部长。1941年1月任中共巨南五县工委组织部长、代理工委书记。194……[详细]
王文德(1910—1978)艺名“小印”。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贤圣寺村人。两夹弦演员。14岁拜徐广远为师,学唱两夹弦,专工旦行。1928年,在家乡成立两夹弦职业班社“共艺班”,担任掌班,培养了一批演员。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菏泽县新艺剧社。在近50年的舞台生涯中,他以演旧社会农村善良妇女的形象著……[详细]
李俊兴(1895—1979)菏泽市牡丹区解元集乡穆李村人。著名面塑艺人。自幼学习面塑手艺,成年后卖艺为生。二三十年代与其弟李俊福去上海、厦门、广州,经香港出国去菲律宾、老挝、新加坡等地,以卖艺积资在上海闸北建楼定居。当时,兄弟二人的面塑以神形兼备、色彩协调、线条细腻驰名中外。李俊兴以塑造风……[详细]
胡景灿(1896—1984)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人。其家乡胡集沙荒严重,非常贫困。在他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营造防风固沙林带20道,林荫路24条, 总长60多公里;造林3500亩,植树120多万株,每年产水果几十万斤,沙荒变成-绿洲。 胡景灿在植林固沙的同时,还注意兴修水利,……[详细]
萧之楚(1897~1958),山东省菏泽市贾坊乡(现牡丹区吕陵镇)人,在山东省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学习时,未毕业即投笔从戌。后来随军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西北军),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战役、和进攻红军诸役。抗日战争期间功勋卓著,先后参加了凇沪战役、武汉会战、浙赣会战、随枣战役、鄂东战役……[详细]
龚献斌(1913~1982),菏泽市何楼乡龚庄人。出身贫农。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龚献斌在菏泽县离明区做地下工作。后历任区联合会副主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历任菏泽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积极带领党员和群众参加民……[详细]
庞镜塘(1900—1977),原名庞孝勤,别名(笔名)黑园。菏泽城东郊庞楼村人。1900年11月生于广州。其祖父庞玉璞曾为清朝两广中镇府(相当于后来的广州警备司令)兼两广水师提督(相当于后来的海军舰队司令)。其父庞士云为清监生、候补知县。1908年,其祖父携儿孙告老还乡。回籍后,其父曾出任……[详细]
曹兰峰(1903~1976),字秀岭,菏泽市城东南25里吴店村人。家庭贫寒,仅读书5年即随父拼耘。其叔曹明显,字子彰,精岐黄,擅内、妇两科,藏书甚多。他拜叔为师,初习喉科,攻《喉科指掌》。昼耕夜读,寒暑无间。18岁开始应诊,治愈率颇高,两年后声誉渐隆。23岁时,随国民党骑兵第一师师长王恩义……[详细]
李元贞(1882~1973),字象乾,菏泽城内中学西街人。名医李继昌之子。李元贞初从其姑爷朱允治习外科,又得其父内、妇、儿科之家传,故通晓各科。精经络,善方脉。李喜用单验秘方为人治病,把“节富家药,治贫家病”作为医德之本。平常勤于采集本地中草药,亲自加工炮制,作为施药来源。  光绪年间,菏……[详细]
李汉三(1904~1972),菏泽市吕陵镇吕陵村人。李在山东省第七师范学校(曲阜)学习时就参加了国民党。毕业后回菏泽,在第一完全小学任教,后升任该校校长。不久,通过何思源的关系调往济南。1927年从济南回菏泽办理国民党党务,筹备菏泽县县党部。后调往曹县任县教育局长。不久,又调往潍县任县教育……[详细]
王作贤(1918~1971),字文章,菏泽市王浩屯镇王秀生村人。生前任菏泽县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医师。  王作贤出牛于医道之家。祖父王守矩、父亲王新荣均系正骨先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13岁即随父奔波四乡行医,亲得妙方真传。于是他决心当一名“妙手回春”、解除病人痛苦的骨伤科医生。由于他……[详细]
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奇异性,所以它流传至今,这个离奇的故事中被狸猫换太子的后妃姓李,人们称为李妃,而这个人物其实在历史上是有原型,而这个原型就是李宸妃,那么我们就一起……[详细]
朋布西古碉最早是作为一种防御体系主要流行于冷兵器时代。自清中叶以后,由于火炮的运用以及历史、社会等原因,作为防御的碉楼建筑逐渐衰落。但是,古碉建筑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却广泛地留存于今天。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详细]
结婚是人一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结婚将一个女人的美演绎到了极致,将两人的感情修成了正果。一件漂亮的婚纱、一套浪漫的婚纱照、一场热闹的酒席、隆重的结婚典礼都需要新人细心研究准备的。然而在福州,结婚又……[详细]
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龙抬头节。西部民间农村流行吃炒豆的习俗,并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歌谣和传说。从节气上讲,“惊蛰”就在农历的二月二前后,蛰者,动物冬眠也。龙是多种动物……[详细]
灌阳红军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亭红军亭位于文市镇政府旁的灌江两岸,始建于清代,是红军长征过灌阳时在文市镇抢渡灌江的渡江点和战斗地点,该亭基脚为大四方石料,护有岸坡、阶梯、水埠,亭内地面铺以长形、方形石料,盖小青瓦,为木石结构,亭高5.2米,宽3.4米,造形、装饰古雅,富有地方特点,……[详细]
南美吃人鱼俗名叫做水虎鱼或者食人鲳,是南美洲食肉鱼的淡水鱼类,它们大约身长25~40厘米。这种鱼类有着锋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咬断用钢造的鱼钩或是一个人的手指,非常凶猛,它们发现猎物后往往群起而攻之,结果……[详细]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