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赶秋节的活动
赶秋为湘西苗族人民的大型喜庆传统节日。每年立秋日举行,赶秋日,苗族人民都要停止农活,身穿节日盛装,邀友结伴,多达万人以上,兴高彩烈地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参加或观看各种文娱活动。人们唱苗,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热闹异常。八人秋形似纺车,高约8米,以粗木支撑,上设八个秋千,每处可坐l一2人。八人秋以人力转动,当转动一阵停下来谁居于最高处时,就由谁唱歌。
赶秋的由来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满族除夕祭祖。祖先信仰,是原始先民鬼灵观念和神灵观念掺和在一起的信仰形式。他们相信祖先有灵,相信祖先魂灵能保卫子孙后代,相信祖先能降福于本家族。祭祖,就是祖先信仰的主要方式。每逢除夕、清明、中元节、下...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达斡尔人传统的饰物“烟荷包”,至今仍然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很多精美的“烟荷包”被当作礼物相互传送。在我国不少兄弟民族中有着使用荷包的传统,但其他民族多是用荷包装针线、香料、镜子和钱斡尔族中,荷包多用于...
东南亚的特产榴莲号称“水果之王”,但人们对这种长满尖刺的巨大水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厌恶它的人称,榴莲的味道闻起来像发臭的垃圾、变质的奶酪或者烂鱼臭虾,几乎全世界的民航飞机都禁止乘客携带榴莲。但喜爱...
德化县汤头乡一带,流传着苏、郭两姓不联姻的传说。明初年间,汤头的苏、郭两家联姻走亲戚,倒也亲亲热热。苏家勤劳老实,但比较多疑心,郭家生活俭朴,但又爱装门面,一日三顿都要用木刻的鸡腿浸豆酱做莱装体面。有...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足有上万个岛屿。在这如一串翡翠贯穿在南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度中,巴厘岛(Bali)则被公认为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巴厘岛除了众所周知秀美的风景之外,斗鸡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地为红色,一道从左上角斜贯至右...
迎“姑婆”是大埔县大麻镇的民间习俗,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历经二百多年的传承,成为大麻最为盛大的民俗节日,被列入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丙申年正月廿四,在年味渐行渐远之时,笔者结友前往,这里如火如荼的各项...
据有关数据表明,一个人的正常寿命达到75岁-79岁之间。虽说人不像灯塔水母一样可以长生不老,但也有一些百岁老人的存在,例如《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那说了这么多,你知道世界上世界上...
“二月二,蜒蚰百脚全下地”,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蜒蚰(鼻涕蟲)、百脚(蜈蚣)之类的生物都出來了。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按,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惊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