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晶莹透亮,含糖量高,块状,不易溶化和变质,易用纸包装而不粘纸,在客家人眼中还是甜蜜幸福美好的象征。因此是客家人送礼的佳品,是客家人礼物中的首选。
送给人的冰糖,一般用报纸或其它洁净的比较有硬度的纸,按需要按斤两称好包好,再用稻草秆或小绳绑扎好,再贴好红纸条,是为糖包。糖包一定要有红纸条,否则收糖包的主人会怪罪送糖包的人,或拒收,到时送糖包的人会很难堪。送糖包的有很多习俗,糖包一般一斤一包,旧时,经济条件不好的,也有半斤一包的。另外,视亲情的远近来决定红包的轻重。一般娘舅家、岳父家、姑丈家等这些至亲家的糖包的份量要重。送糖包花不了什么钱,简单实效,寄托的是一份情意。收受糖包的东家一般都会有所回奉。略述如下:
去拜年的人一定要有糖包。收受糖包的东家回奉:如果有带小孩子的,一定要包红包(压岁钱),大人则回一条毛巾。
婴儿出生三朝日,送红糖一斤,也有送冰糖的,未下蛋的小母鸡一只。东家则泡三朝茶执招待。
婴儿满月:送冰糖一斤,鸡蛋若干个。东家则办满月酒。
乔迁志喜:鞭炮一挂,红烛一对,冰糖一斤,厨房用具如碗筷等。
男女婚事从定婚到结婚的过程,可以说都是冰糖开道的。女儿定婚,男方送冰糖若干斤,吉饼若干个或斤,炮烛、红包等。过礼时送新衣、鞋,也稍带冰糖若干斤。男方决定迎娶的日子后,就要向女方送大年。此日,男方除了送一定量的糯米,鸡、猪肉外,还要送糍(桔)饼、冰糖数十斤。女方家是日则宴请亲朋,俗称“吃寄包”即糖包,吃了寄包的,待女的出嫁时都要准备好给新娘的礼物:金银饰品、衣料、鞋、被子等。新娘回门和新郎次年正月到丈母娘家“割早禾”礼物中都要准备糖包。
另初请亲家亲母、女婿,或送子女升学、参军入伍一样,一般送白糖一斤,现在则改为送红包(钱)或纪念品。平时,亲戚来往也有送冰糖包的。
时代在变迁,冰糖包的送礼习俗在亲朋好友的来往之间,已逐渐淡化,现在,正月拜年代之而起的是送商家卖的“大礼包”,其中只是饼干和糖果、果冻之类了。
满族除夕祭祖。祖先信仰,是原始先民鬼灵观念和神灵观念掺和在一起的信仰形式。他们相信祖先有灵,相信祖先魂灵能保卫子孙后代,相信祖先能降福于本家族。祭祖,就是祖先信仰的主要方式。每逢除夕、清明、中元节、下...
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达斡尔人传统的饰物“烟荷包”,至今仍然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很多精美的“烟荷包”被当作礼物相互传送。在我国不少兄弟民族中有着使用荷包的传统,但其他民族多是用荷包装针线、香料、镜子和钱斡尔族中,荷包多用于...
东南亚的特产榴莲号称“水果之王”,但人们对这种长满尖刺的巨大水果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厌恶它的人称,榴莲的味道闻起来像发臭的垃圾、变质的奶酪或者烂鱼臭虾,几乎全世界的民航飞机都禁止乘客携带榴莲。但喜爱...
德化县汤头乡一带,流传着苏、郭两姓不联姻的传说。明初年间,汤头的苏、郭两家联姻走亲戚,倒也亲亲热热。苏家勤劳老实,但比较多疑心,郭家生活俭朴,但又爱装门面,一日三顿都要用木刻的鸡腿浸豆酱做莱装体面。有...
素有“千岛之国”之称的印度尼西亚,足有上万个岛屿。在这如一串翡翠贯穿在南太平洋上的群岛国度中,巴厘岛(Bali)则被公认为是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巴厘岛除了众所周知秀美的风景之外,斗鸡也是当地非常有名的...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旗地为红色,一道从左上角斜贯至右...
迎“姑婆”是大埔县大麻镇的民间习俗,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历经二百多年的传承,成为大麻最为盛大的民俗节日,被列入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丙申年正月廿四,在年味渐行渐远之时,笔者结友前往,这里如火如荼的各项...
据有关数据表明,一个人的正常寿命达到75岁-79岁之间。虽说人不像灯塔水母一样可以长生不老,但也有一些百岁老人的存在,例如《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那说了这么多,你知道世界上世界上...
“二月二,蜒蚰百脚全下地”,意思是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蜒蚰(鼻涕蟲)、百脚(蜈蚣)之类的生物都出來了。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按,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惊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