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陕西洋县龙亭镇蔡伦墓

阳文2022-12-07

陕西洋县龙亭镇蔡伦墓

蔡伦墓祠位于汉中洋县城东8公里的龙亭镇龙亭村。祠内古柏参天、殿宇栉比、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而幽静,我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就长眠在这里。墓祠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墓冢高约7米,长30米,宽17米。

蔡伦墓祠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为蔡侯祠,北为蔡伦墓。蔡侯祠坐北朝南,沿着中轴线修建,从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拜殿、献殿和正殿。在正殿的大门上,悬挂着唐德宗御书的“蔡侯祠”匾额,殿内供奉着蔡伦的塑像。除此之外,两侧还有钟楼、鼓楼、厢房、戏楼等古建筑。

在蔡侯祠的献殿内,陈列着这里出土的汉代陶瓦片和印纹砖,以及造纸古遗址留下的铁锅、石臼等造纸使用的各类工具。1984年至1994年,翻修蔡侯祠之际,先后发现汉砖、陶罐、五铢钱、“永初二年辛酉岁”和“泰始五年”铭文砖,证明这里在东晋和南朝刘宋时期均有修葺。

在正殿的后方,有一件清代的石雕八仙缸,上面雕刻着道教的八仙形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北侧精美的垂花门,为墓园和祠堂的分界,上方的匾额是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书的“蔡伦墓”三个字。

迈入垂花门,先迎面就是蔡伦的墓冢,呈覆斗状,高约7米,长30米,宽17米。环境优雅,古柏参天,显得庄严肃穆。据说,蔡伦墓最鼎盛时,占地达四十余亩,殿宇巍峨,气势恢宏。

可惜,历经风雨沧桑,这里屡遭劫难。上个世纪60年代,蔡伦墓变成骡马和木材交易市场,墓冢前的古树名木和石刻遭到破坏。如今,在蔡伦墓冢南侧,仅存一对南宋的石羊和明代的石人。

在墓冢前方两侧,竖立着六块明清时期的石碑,均被玻璃罩和围栏保护起来。正中央的祭亭,重建于1995年,墓碑上的“蔡伦墓”三个字,为我国第一任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简洁明快。

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

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

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

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

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

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埋葬在自己的封地。

汉桓帝元嘉元年(151),皇帝敕令在此修墓建祠,以纪念蔡伦的卓越贡献。

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