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云南楚雄骠川坝子的赶街文化

智杰郎2022-11-10

云南楚雄骠川坝子的赶街文化

新春将近,楚雄的年味也愈加浓郁。除了农忙,鹿城之南的骠川坝子也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候。

文人墨客的笔下把骠川坝子比喻成老寿星手中龙头拐杖上悬挂着的那只金葫芦。耕耘千年的文化在“赶街”二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万山之间一方坝田

子午、东华坝子俗称骠川,即一马平川之意。南诏时期,骠川是东彝乌蛮三十七部落之一的白鹿部活动中心,茶马古道从这里沿伸,彝族土司们曾在这里操兵演将,抵御入侵,保护着彝人部落的平安。这里是十月太阳历法的发源地,也是“土主文化”的发源地。

大骠小骠由两块山间盆地组成,四周群山拱围,良田万顷,水渠河流纵横交错,古村落星罗棋布,紫气万千,是一块彝族先民开辟、生息繁衍的圣地,是彝、汉、白、苗民族居住的乐土,明代楚地多屯军,洪武年间多数汉民族从中原迁徙至此,与当地土著民族之间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文化粮仓”。

云南楚雄骠川坝子的赶街文化

明代楚地多屯军,洪武年间多数汉民族从中原迁徙至此,与当地土著少数民族之间逐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着这块神奇而美丽的红土地,发展经济,自强不息。千百年漫长的岁月彝汉文化交融,创造了神奇的“骠川文化”,而这里的过年习俗便是“骠川文化”现象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千百年来,当地各族人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特色鲜明、个性独特的多元文化。

骠川子午坝子的各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尚,享有“粮烟基地”、“南安八景”、“花灯之乡”的美誉。以“以口彝族向天坟”为代表的土著文化,“碌摩神石”为代表的土主文化,以“南安古镇”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以王家、杨家、周姓、段家、李家祠堂为代表的宗祠文化以及古木建筑、雕刻绘画等等,无不折射出骠川坝子的古老与沧桑。子午古戏花灯、南安古老花灯、多元历史文化名村以口夸花灯等15支民间花灯星罗棋布坝子间,唱花灯、弹洞经、耍龙舞狮、骑小红马,众多的民风民俗活动使人流连忘返,优美的骠川小调脍炙人口,美丽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骠川坝子,男女老少,会走路就会舞蹈,会说话就能歌唱,骠川坝子是歌舞的海洋,花灯的世界。

云南楚雄骠川坝子的赶街文化

每逢节庆日及民俗活动大小两骠(子午、东华两镇)民间花灯歌舞艺术队均参与演出,队伍多达十几支演职人员超过两百多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这里凸显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骠川文化现象”。

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各族人民物质与文化创造的积累,积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文明。保护民族文化就是保存人类文明,保护历史,留住人类创造的奇迹。

赶街天的历史

因骠川地理位置好,土地富庶,楚雄、富民、苍岭、紫溪、双柏、南华等地的商人都来此地交易,人们遂决定在此开街。据说早年间大骠坝子低矮的地方还被水淹没,有上海下海之称。

开街那天,正遇上芦花开放的季节,满坝子的芦花随风摇曳,鹅绒般的苇絮就随风飘飘悠悠飞起来,飘落到街上。人们就把这条街叫作芦花街。街上有商铺、饭馆、马店、驿站,市面上主要是大牲畜交易。

街子天 ,商人们骑着高头大马,马头上插着红缨,脖子上戴着响铃,他们赶着成群的牛、马、骡、驴、羊,带着盘缠,从四面八方沿路放牧而来交易。骡马翻过白沙哨梁子,芦花街上就能听到响铃声。商客们来到芦花街小住几天,做完交易,买上需要的物品,骑上骡马优哉游哉的归去。现在子午街关神庙一带还仍然叫牛马坡。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迁徙来芦花街落户的住户也越来也多,明崇祯三年,楚雄官府欲让大小两骠商贸共享,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遂决定将大小两骠商贸集市归集至午街子松树地。

年货必赶子午街

子午街小小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有些抢手的土鸡蛋、冬笋子、棠梨花赶年街时候还要早些买呢!提只土鸡,拎一条羊腿,抱上一摞老撇菜。逢人就送上一句:“你来赶街噶?” “你这个猪头、棠梨花、青豆、腊肉几文钱?”

砸着旱烟逛一圈,小到花椒佐料,大到牛羊牲畜,没有你买不到的。晌午些逛累了,蹲在街心扒两碗豌豆粉,喝口羊汤,吃一著酸萝卜,咂咂嘴就可以准备看戏了。

子午古戏花灯、南安古老花灯、多元历史文化名村以口夸花灯等15支民间花灯星罗棋布坝子间,唱花灯、弹洞经、耍龙舞狮、骑小红马,众多的民风民俗活动都会在街天不定时上演。优美的骠川小调脍炙人口,美丽的传说故事令人神往。老人家打趣说:“骠川坝子,男女老少,会走路就会舞蹈,会说话就能歌唱。”

看罢买罢玩罢,节日的气氛也就渐渐散了,只是人们不会依依不舍,因为每月逢二、八又要赶街了,正月赶街一场更比一场热闹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