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察哈尔蒙古族神秘文化 卜筮术(2)

勇毅2023-12-11

到了明代,卜筮术在察哈尔蒙古族中广为流行,有了卜筮工具。占卜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由于汉文化的渗透促进了察哈尔文化的发展,很多蒙古族民间卜筮先生接触了《易经》、《奇门遁甲》、“铁板神书”、“永宁通书”等有关预测方面的书籍。特别是藏传佛教传入察哈尔地区后,藏文化丰富了察哈尔的神秘文化—卜筮术。喇嘛教的庙堂文化使卜筮术同数理学密切结合,同星象学密切结合。这一现象在我旗阿贵庙就有反映。在清光绪年间,该庙的全盛时期,曾经设过“时轮数学科”,一些有学识的年轻喇嘛专修该科,其他庙宇也派来喇嘛学习。阿玛胡洞有过喜日巴达喇嘛,这位老喇嘛就是前旗古舍庙的达喇嘛,是来阿贵庙专修“时轮数学科”,后来就在本庙坐床,擅长于星算和着骺子占卜。据他说,蒙古族的卜筮术离不开“珠日海”。

“珠日”二字的含义是“划”,学习这种卜筮术要把沙粒摊在平面上,用小木棒在上面划划算算。“喜热•珠日海”说得是皇历(即汉族地区流行的玉匣记),“脑干-珠日海”说得是“易经”,“哈拉•珠日海”说得是《奇门遁甲》。可见,喇嘛教研究星象与数理。应用于卜筮,说到底是为其传播教义服务。

清代是察哈尔民间卜筮兴盛时期,金钱卦和九钱卦是在这一时期流传起来的。这种卜筮术(还有星象术)虽然蒙上迷信色彩,但是比起古典卜筮术有了很大进步。下文将察哈尔地区流行的卜筮术分别介绍给广大读者,不妥之处谨请指正为盼。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