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依然2023-03-16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一、商业文化

下司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民风浓郁。元至元年间(1264-1294)属麻峡县;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属麻哈副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6月,属平定长官司;清末,为平定长官司的东二牌;民国三年(1914年)1月,属麻哈县东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属麻江县六区;1949年12月12日,属下司区;1956年7月23日,随麻江县自都匀专区划归黔东南州;2013年1月,下司镇由凯里经济开发区托管;2014年9月,下司镇划归凯里市管辖。

贵州黔东南州的下司古镇在清朝嘉庆13年(公元1808年),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皮划艇示范基地,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

每年农历七月中旬,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举行龙舟大赛,斗牛大赛,车流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假日,凯里、都匀、贵阳等处的旅客前来漂流戏水、访古探幽之后,悠悠然面水临窗,点上一两样佳肴,品美食、赏美景,享受悠然自得的清闲时光。

下司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座因水而生、因商而兴的古镇。据历史记载,在元至元年间(1264年至1294年),下司属麻峡县,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开始属麻哈副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属平定长官司。

下司镇地处清水江上游,顺江可达两湖、江浙,逆水可至都匀,向东可进凯里、雷山、台江,西出可至贵阳、安顺、云南,是清水江上的天然良港。

港以城兴,城以港荣。历史上清水江几次较大规模的疏浚,极大地促进了下司的繁荣发展。

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及贵州巡抚张广泗奉命疏浚清水江河道,“开浚上至都匀下至湖广黔阳一千二百里”,其中下司境内河段的龙王洞等险滩激浪被开浚,整条河道通行无阻。清乾隆二年(1737年)8月,麻哈州署派民工再次疏浚下司马尾河河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下司商户捐资银子2500两,从湖南招来工匠,进一步疏浚河道,重点疏浚境内上游龙王洞险滩;清光绪八年(1882年),云贵总督府拨付工程经费,再次疏浚龙王洞河段,使湖南商船经下司后,可直达上游的都匀百子桥下。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清雍正年间,长途水运开通之后,下司马帮兴盛,成群结队,首尾不见,成为一景。常年来往的有云南马帮、贵阳马帮、安顺马帮、毕节马帮和麻江、下司当地马帮等。其中,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为云南马帮。其一般有二三百匹,多达近千匹,并有长途挑夫数百人同行。每当自贵阳方向来的马帮进入数里外的“四方井”(地名)时,下司人就能听到“塔塔塔”的马蹄声和“叮叮当”的马铃声。他们自带帐篷、烙锅,大多于“野狗坡”(地名)一带野营露宿。马帮们将云贵土特产送到下司后,又装上来自江南的生活物品,于第二天或第三天返回。清代和民国,下司催生出专门饲养寄放牲口的旅店——骡马店,共有10余家,驮运的货物主要有川盐、棉纱、布匹和鸦片等,马店的楼脚都设有若干个喂马房,楼上则设有若干个客房,除了提供食宿外,还提供茶水、开水等服务。

从清雍正七年(1729年)起,下司的物流集散和商业贸易日渐兴隆。其中,最早兴起和交易量最大的为木商。随着水上贸易日益发展,下司清江村逐步成为重要的商业码头,每天舟来船往,百货集散,客商荟萃,建有“土司”分司,名“下司”。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下司富商蒋朝秀独家出资,由民工历时半年建成面积300余平方米的“大码头”。

清乾隆年间,在“大码头”下游约80处,修建了“小码头”,专供官员上岸下船,后来随着物资集散日益繁盛,“小码头”逐渐由官用演变为商用;还建成了“大街”,街道长约350米,地面均为鹅卵石铺砌或块状石镶砌,故又称“花街”。街两侧,是一字排开、紧挨相连的木楼民居。每栋房屋均设有货柜,出售食盐、布匹等货物。后来,又相继建成了“小街”和“下排街”,均长150余米,两旁是商铺,主要经营金银首饰和食品等。

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正式开辟商埠。此后,下司已发展成为清水江上游最重要的商业口岸,每天都有百千上千的船只停泊在“大码头”,下货卸物。当地百姓7天赶一次“大场”,5天赶一次“小场”,赶“大场”的地点最初设在下司西面2.5公里外的“马场”,赶“小场”的地点设在下司弯子的“猪场坝”。每到赶“大场”时,千里迢迢的马帮云集而至,狭窄的场口人呼马嘶、水泄不通。每到赶“小场”时,码头上的船帮就会多达数百,时有近千,挨山塞海、摩肩接踵。后来,为改变赶场日拥挤的局面,“麻哈”知州徐凤喈将赶“大场”的地点从“马场”搬迁到下司的“场坝”上,周边设有很多的商号、货栈和餐馆等,商业盛况空前。

清光绪年间,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浙、福建等省和贵阳、安顺、兴义等地的商帮过境下司或入市,有“十八家行商”长驻镇上,开设的庄号、商号、货栈30余家,经营的商品有黄州布、棉花、棉纱、桐油、食油、食盐、瓷器、药材、牛皮、五倍子、杜仲、木材、黄柏、桐籽、鸦片、黄豆、生猪等。一些云贵土特产品经下司外销到武汉后,再出口到德国和新加坡。其中,江西刘同庆开设的“庆元丰”,经营黄州布、棉花、棉纱和桐油等,流动资金10多万银元;湖南湘乡的杨天成经营花纱布,同时收购牛皮、五倍子、杜仲等土特产品往外销;湖南客商张文斋、张省斋开设的“怡兴斋”,尹华生、尹琴生开设的“湘华利”,生意兴隆。在下司大、小两个水码头上,都有着固定的脚夫,每天通宵达旦卸货,各种商品源源不断运出、运入,共有10余家货栈专门存放商品和提供交易场所。

每逢赶集市,总成交额5万两银元以上,为“麻哈州十二道场之首,东北五水路之一”。自清康熙年间建成“两湖会馆”后,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等商业会所相继建立。清宣统二年(1910年),贵州省商业总会在下司建立商业分会,共有20多家商号(栈)成员入会。清代,下司航运年吞吐量1万吨以上。

民国三年(1914年),下司镇共有商号、店铺、旅栈等50余家。民国七年(1918年),商业从业户数达197户,从业人员达583人,资金量达31.75万银元。自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十六年(1927年),随着下司工商业繁盛状态达到巅峰,贵州省财政厅在下司设置关卡,建厘金局,挂牌“贵州省下司厘金局”征税。所征税种有农业税、屠宰税、酒税、盐税和烟税等,每年所收税金达数十万银元。民国十六年(1927年)元月,改称“下司厘护饷捐局”,合并征收的有厘金、护商费、通关税和盐商营业捐等。这期间,地方也建“联保团”护商,从下司大量运出的土特产有五倍子、黄柏皮、中药材、桐油、木材、牛皮等,大量运进的货物有纱布、纱子、棉布、洋布、煤油等。其中,洋布以日本货为主,经上海转运,其他物资多在武汉、杭州及湖南等地采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商船日常出入三五百只,时有近千只,最多时泊船2000余艘,铺满河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为了理顺行业管理,下司镇成立旅、栈、商业“同业公会”,共有会员47户。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部分商人联合开办“下司保证责任合作社”,经营棉花、土烟、百货、食盐等。为跟上公路运输发展需要,下司的商户共购来汽车11辆,用于商业货物的长途运输,成为当时黔南、黔东南地区拥有商业货车最多的乡镇,组织运出的特产有鸦片、烤烟、中药材、桐油和木材等,组织运入的货物黄土布、洋布、棉花、煤油、食盐、百货等,陆续开设的商号有益强公司、华新盛、协和成、华彰、盈丰庄、新昌、康记、顺记、安记、新大隆、惠中、庆记、复记和裕通等。经下司巨商周绍阳的“益强”公司带动,又发展出谦益商行、义利商行、集义商行、伟业商行、新风商行和宏大商行等一批新的商号,以及友诚堆栈和向永记堆栈等一批新的货栈。

水运黄金时期,下司码头物流吞吐量很大,江上布满货船,岸边站满马帮。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粮包、盐袋需要下船打包,有林林总总的货物、鸦片需要卸下装船,所以,码头上常年有着近百名的固定装卸工,称“脚板行”,专干扛大包、背杂货、卖力气的活。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他们建有“下司工人联合会”。

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的220余年,水运给下司带来了很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自清光绪年间以来,下司面条名声远扬,广占市场,曾产过“手拉空心银丝面”,顺江沿河远销到洪江、常德、武汉和上海等地,还作“贡品”送往京城,供皇家享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下司成立“复兴面厂”,年产面条近8万斤。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下司手摇机制面条厂有10余家,且每家积淀出各自的配方。

清代和民国时期,“下司造船厂”鼎盛一时,为官办,共有能工巧匠100余人,堆放在草坪上的船只塞满河岸,木料有四五百“码子”,每年维修的旧船不下五千条次,打制的新船不下五六百条,均为较小的“两舱船”和较大的“五舱船”。在青狮到响水脚河段大约1500米内,两岸共有水碾坊10余家,日夜加工大米、面粉,以供居民生活之需。在清江、湾塘、德兴、花桥等地有油榨坊6家,榨出的菜油和茶油享誉省内外,榨出的桐油曾销往德国。涌现出2家武馆,为商人提供保护;涌现出4家棺材行;还涌现出一群有头脑、会投机、懂信息、专替别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投机者即“掮客”。

自晚清到民国,下司街上裁缝业尤为发达,先后涌现出6家手工裁缝铺和机制缝纫铺,加工长、短对襟衣衫和便裤、嫁衣、寿衣等。民国时期,下司涌现出洗染作坊4家,洗染出青、蓝、黑等颜色的布匹后,拿到市场上销售;涌现出嫁奁木行6家,打制的嫁妆极为精细、美观、牢实,所制的架子床,所雕刻的木桌、椅、凳、柜等家具,畅销省内外。《黔东南州志》载:“下司木行嫁奁,技术高超,驰名江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有外商在下司龙场坳(地名)组建玻璃制造厂,专门生产平板玻璃及日用玻璃用品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随着贵州大面积推广美国烤烟种植,催生出下司机制卷烟的诞生,建有“新中卷烟厂”,生产有“企鹅”“清水江”“红炮台”和“农村乐”等品名卷烟。

民国时期,下司已经成为了贵州东部重要的商业口岸之一,物流茂盛,社会繁荣。民国《贵州通志》对下司留有“黔楚商船,千帆箕张,云翔上下”的记载,还有文人墨客赞誉下司为“人烟辐辏地,歌吹不夜城”。

自晚清到民国后期,下司货物日夜转运,商船成百上千,因而催生出大量餐馆、酒店和小摊子等,家家餐馆门庭若市,客来客往,昼夜营业,夜市兴旺,岸边灯火通宵达旦,倒映江中,灿若繁星,从此下司有了“不夜城”和“小上海”之称。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