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海桃2022-11-23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陕西韩城芝川镇南奕坡旁的悬壁顶端,东濒黄河,西枕梁山,山河映带,气势磅礴。从东北坡脚拾级而上,进入建筑群前,壮观的木牌坊正中高悬金字额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司马迁祠的修建年代距今至少已有1600年,现在的山门和寝宫是宋代建筑遗存,元明以来虽然几经重修,但仍保持着原有规模和古貌。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穿过牌坊,循缓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又有一木牌坊,约建于明代以前,上书“高山仰止”。迤逦而上,穿过山门和砖砌牌坊,有九十九级阶梯到达祠院,这里是司马迁祠的主体,由献殿和寝宫组成,院中古柏参天,环境清幽。门额上题“太史祠”,笔体潇洒,苍劲有力,正中塑有司马迁全身坐像,官衣衮服,面貌肃雍,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祠内碑石林立,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碑记和名人凭吊吟咏,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特别是郭沫若1958年春题的碑记“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鹰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对司马迁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让人陷入历史的沉思。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祠院后是司马迁墓,青砖裹砌为圆形,周围嵌以八卦砖雕和金、清两代碑石,墓前石碑是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司马公墓”。墓顶古柏枝干虬劲,犹如巨掌撑天,矫龙挚云。明末李因笃曾有“尚余古柏风霜苦,空对长河日夜深”之句,于绘景之中寄寓了对司马迁悲惨遭遇、坎坷一生的无限同情。在墓前追想他主修《太初历》,又如何忍受宫刑之痛著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坚强不屈,秉笔直书的精神,不由生发出其名可与大河永流,其祠墓可与龙门并古的感慨。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从司马古道西上,游人踏上攀登祠墓的台阶,历经九十九级,才抵山门。山阶间,一木制牌坊上书“高山仰止”,一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登上山门回首,黄河脚下流,祠墓梁山枕,山河怀抱,川塬如画。史学传千古,神威镇一峰。祠院古柏参天,殿中碑石林立。碑石以褚遂良的“梦碑”和郭沫若的诗碑最为著名。郭沫若的五律诗气势磅礴,情真意切:“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律诗碑拓成为游人必存之宝物。祠庙寝宫后有司马迁墓。圆型墓为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墓顶有一千年古柏,如巨掌撑天,如同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间。韩城市又将元建大禹庙、三圣庙及宋制的河渎碑搬迁到此,壮大了司马迁祠墓的古建规模。同时,为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而建立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也为其增添了一处亮色。(图:辜负今生)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