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福清独特的风俗

辛卯2023-09-17

福清独特的风俗

东关寨闹元宵

每年的正月廿三,一都镇东山村东关寨都要如期举行一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据说这是祖先留下来的习俗。

东关寨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 年),至今已有28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国内少有的集军事防御和民居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东关寨宽55 米,进深76 米。寨墙基座和墙体下半部均用岩石砌成,分别高达10 多米,气势磅礴!

东关寨现有30 多户,里外人口发展到近300 号人。正月廿三的活动,村民们叫“摆宴”,迁徙在外头的“寨民们”当天会虔诚地带上供品回东关寨摆宴。摆上“五味”、“五果”供品,虔诚侍奉祖先,与认识的不认识的何氏后裔们见见面,唠唠家常。活动开始时,东关寨何氏后裔们会布置供品、铺设红地毯、安置贡香,忙碌着闹元宵排场。供桌上的数十份供品大同小异:猪头、公鸡、大鱼、鸭蛋和梭子蟹等。每份供品上都有一把菜刀和若干盐巴。这菜刀和盐巴是约定俗成的一种习俗,称之为山村文化。村民们认为,上供大鱼大肉给神明和祖先受用,叫他们如何“下手”呢!因此,村民们都会在丰盛的供品上摆着菜刀和盐巴。“鱼肉有了刀就可以宰割,盐巴可以调味。” 在这里,神明和祖先被“拟人化”了,这种做法也反映了山民的质朴和敦厚。当然,供品也是有寓意的。梭子蟹代表“十全十美”,猪头嘴中衔猪尾,代表全头猪。猪头配上公鸡,那就是大礼,是对神明和祖先的一种敬重。这也是这场活动的精髓所在,它继承的是先民的传统习俗,弘扬的是东关寨独特的民俗文化。

当天的活动,除了摆宴,还有舞狮助兴,烟花助阵,以及盘诗表演。盘诗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出古时劳动人民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待。他们会推出拥有盘诗表演技巧和经验的能人,在东关寨寨门口参与活动即兴表演,意在让盘诗技艺能与“打狮”民俗一样在古寨中得以传承。如今,古寨的“寨民们”基本上都是在外头创业打拼,古寨留守者也为数不多。唯一不变的是,但逢一年一度的正月廿三,也就是古寨的元宵佳节,“寨民们”都会从全国各地,甚至远在南非、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一如既往地回寨欢聚一堂。经典的供品、怒放的烟花、传统的“打狮”……可圈可点的民俗活动,让百里之内千里之外的东关寨“原住民”和观看元宵宴桌的市民们、拍摄民俗活动的“发烧友”们,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

东关寨寨房为土木结构,呈长方形中轴线对称三进布局,由门楼厅、正厅、后楼院等组成,两旁别院各居左右。寨分上下两层,共有99 间。寨内房屋分若干小单元,并以防火墙和火道隔离,各进之间还隔以高墙。这一奇特的,颇似安徽地方独具特色的“骑马墙”的建筑风格,为东关寨避免毁于火患作出重大贡献。但由于东关寨几百年来历经风雨,破败不堪,值得庆幸的是,2016 年市财政拨款1460 多万元,按修旧如旧的要求对东关寨进行修缮,帮助东关寨古寨和寨中民俗得以进一步传承。

新厝镇祭年习俗

大年三十,新厝镇村民有祭年习俗。祭年意在感恩,村民感谢一年来上苍对家庭的照顾,祈求上苍新年回赐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年时,村民们要将供桌摆在厅堂,到正月十五后撤除。供桌上要摆上五果十斋,五果有苹果、橘子、香蕉、柚、梨或杨桃等五种水果。苹果,寓意“平安”;橘子,寓意“吉祥”, 梨,是为利,合起来寓意“大吉大利”;柚,寓意“百子千孙”。十斋有黄花菜、香菇、红菇、木耳、油炸豆腐等。红菇,寓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豆腐,寓意“兜福”(谐音越吃越有)。

供桌上必不可少的是“岁饭”,“岁饭”制作独具莆(田)仙(游)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用陶罐盛满干饭,垒成尖形,好像粮仓状,寓意年年有余!干饭周围要插上一副(十双)筷子,均匀摆列(寓意十全十美)。筷子间隔中则插上大蒜头雕就的花朵装饰,以及红枣、花生和桂圆干,寓意“早生贵子”。贴近尖形干饭处,放置红色剪纸,剪纸造型系“福”和“添丁进财”字样,其上为“红团”(一种食用粿),寓意团团圆圆;再上是红橘子,寓意大吉大利;尖形干饭中央插上“五春”,“五春”早期系五个天官像,现在简化成为“金童玉女”,村民们俗称“迎春花”。

供桌上还要摆上花瓶,寓意常青;线面一盆,祈求家人健康长寿,白发到老。祭年时间一般在大年三十傍晚,随着生活节奏的提高,现在村民们也与时俱进了,有些村民就改在早晨或者上午。祭年时要化贡银,燃放百子炮。随后,家家户户还要祭拜家中供奉的神像和祖宗。

祭词基本上都是吉祥话,祈求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福全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招财进宝、马上有钱!总之,希望上苍普降祥瑞,赐福千万家。

新厝镇江兜村闹元宵

举办一系列庆元宵民俗活动是侨乡新厝镇江兜村的一大特色习俗,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头尾厝的文武宴比赛以及“吃花”传统民俗表演。

江兜村举办的文武宴,抽头尾厝,这是源于明朝末年遗留下来的一种习俗。“头尾座”寓意福禄寿齐全。江兜村规定,每年正月初四符合条件的各房古厝里,要选一长辈到庙中抽签。凡抽到“福”字,即为座“福”厝。接下第二座为“寿”厝,即为尾座厝。数字中间的为中间厝,称“禄”厝。例如,江兜村中现存有47 座旧厅堂,鸡年元宵节抽到“福”、“寿”字的是位于国道福厦路南侧的北爿古民居。福、寿厝在江兜村北爿,中间厝在溪岑自然村,整个连贯起来,寓意福禄寿齐全。其实,头座厝和尾座厝是邻居,划分头尾厝,只为当天晚上民俗巡游活动有头(头座厝)有尾(尾座厝)。从头座厝出巡,在村中绕一圈,至尾座厝圆满结束。

该村习俗规定,头座厝和尾座厝元宵节要张灯结彩,办文武宴。文武宴非常隆重,从正月初五开始,抽到头座厝和尾座厝的户主就要兴师动众,出动人员四处租借古董,张灯结彩,张贴大幅庆祝和迎宾标语。门口通常张贴“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明月中”、“国泰民安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和墙壁四周的“福星高照”、“福寿富贵”等大红对联和中堂画,把宴桌映衬得红红火火。而大厅上长方形供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由各种食材打造的“故事”。除了八仙过海人物、12 生肖造型,桌上还摆着五盆、十二碗、三十六碟等文武宴。案头前则陈列着用猪心、猪肝、鸡、鱼、蟳等拼成的“五凤”宴,以及惟妙惟肖的面食海族产品和能工巧匠用豆腐皮、芋头、香菇、蚕豆等食品油炸后拼成关公、八仙过海等村民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肖像。除了屋宇四周遍插彩旗营造喜庆氛围外,户主还得请民间艺人来到家中兴办文武宴和营造元宵节民俗氛围,并邀请十乡八里亲朋好友前往观赏宴桌和闹元宵民俗。这一习俗如今已经成为十乡八里村民们观赏元宵宴桌的“必修课”,也是头尾厝文武宴比拼技艺的擂台。

“吃花”习俗寓意新春红红火火,它是江兜村闹元宵又一大特色。这项习俗活动是在夜晚举行。夜幕降临后,江兜村昭灵庙的大埕上,在“咚咚锵”伡鼓舞的表演中,在一阵阵烟花燃放后,村民们点燃了先前叠放的木塔(篝火),是谓江兜村民间闹元宵“社火”。五六米高的篝火堆随着风力呼啸,熊熊燃烧起来。随后,宫庙中的多尊神明被村民们请到大埕上绕着篝火烘脚,预示着来年江兜村村民们过上更加红红火火的日子。神明烘脚后,七八个壮汉光着膀子打着赤脚代表神明下凡,他们“快马加鞭”状冲向舞台一隅的“烟花台”前,用宽敞的胸膛,用张开的嘴巴,对着熊熊烈焰进行传统民俗“吃花”表演。平日里碰着火星就会灼伤的人类皮肤,此时此刻在他们那里却是“毫发无损”。据说,神明一向是吃素的,所以要在元宵节“下凡”民间吃花。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神明“下凡”与民同乐;二是体现村民们对神明的敬仰。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预示着江兜村村民们在新的一年里,过上“丰衣足食,年年有余”红红火火的喜庆日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