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武当山最早的宫观 五龙宫

建本子2024-02-12

武当山最早的宫观 五龙宫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就是民族徽章和族群标志。五龙之说开始于东汉,各地都有,或遇岁旱,设五方龙像以祈祷之,故曰五龙。五龙宫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武当山最早由官方修建的道观。

五龙宫是武当山建筑最早、别具一格而又引人入胜的八宫之一,历史上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应之地”。我国古代著名道教人物尹喜、马明生、陈抟等,都在这里修道有成。武当道教认为,五龙宫这块地域是“神龙洞府”,是群仙神龙居住之地。所以,过去这儿曾立有一块碑,上面刻着“洞天在近,过往低声”。以此告诫人们,这儿一面接着天庭,一面连着神府,在此过往要静肃低声,以免惊扰神灵。

据《太和山志》记载,公元七世纪初的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旱,飞蝗遍地。朝廷下旨前往名山大川祈雨求福,但仍滴雨未下。最后的时刻,唐太宗李世民把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武当山。他遣均州太守姚简上五龙祈雨。姚简在五龙峰遇见了五个儒生,自称五气龙君。他们说,此山是玄武神守护,我们看你为人正直,特尊玄武之命前来相助。随后,大雨倾盆而下,解除了天下旱灾。于是,唐太宗下旨,建造五龙祠。

五龙祠作为武当山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皇家庙宇,拉开了武当山古代建筑的序幕。北宋时,五龙宫就有较大规模的建筑,“殿宇齐备”,宋真宗赐额“五龙灵应之观”。南宋时,战争频繁,五龙宫道教建筑在“百年之中,三罹兵火”。公元1341年,五龙宫提点道士李明良同邵明庚一起募建五龙大殿,次年4月,元顺帝遣臣在五龙宫建金篆大醮。42年后,武当清微派开山宗师叶希真受命领都提点,任武当住持,五龙宫所毁建筑修复如初,并新建了明真、蓬莱、步云楼等建筑,使当时的五龙宫“殿宇巍峨,仪象森列”,整个建筑群“壮丽严峻”,成为武当道教的中心。但在元末,这些建筑再度毁于兵火。

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大兴武当,在五龙进行了大规模建筑,赐额为“兴圣五龙宫”。明嘉靖年间,五龙宫各类殿宇道房达850间,古人盛赞五龙宫是“层层历落怪松,拥殿千朵芙蓉”。清朝,武当山五百多处古建逐渐凋零,民国的一场大火彻底烧毁了五龙宫,只剩得残垣断壁,留存至今。

五龙宫位于金顶西北约六十里的山腰上,前有照,后有靠,左右两边依照山势犹如一把太师椅,是一块风水宝地,是武当山最早的庙宇,也是武当道教的发源地。五龙宫地处一块聚风藏气的山间盆地,从远处看,前有青羊涧,北有磨针涧,南有桃源涧,与诸山隔离,后靠五龙峰,犹如一把结结实实稳稳当当的龙椅放置在群山之间。如果站在五龙宫空旷的场地,就是一个在群山之间凹进去的大块平整盆地,西高东低,后方山体厚实宽阔,伸向前两边各躺卧一座山梁,相向对称,再往前,又各有一座小山,左右相抱,像一朵盛开的五瓣莲花,五龙宫正居其中,真乃上天造就,浑然天成。

从“祠”到“宫”五龙宫级别越来越高

唐太宗敕建五龙祠,南宋孝宗改敕五龙灵应之观,元朝忽必烈又改敕五龙灵应之宫,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大兴武当山,于永乐十一年,敕名“兴圣五龙宫”沿用至今。

祠、观、宫等是道教建筑群的称谓,它直接反映了道观的等级规模和当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凡夫俗子善男信女的信仰程度和宫观香火是否旺盛。神不封不灵,祠、观、宫,随着五龙宫等级不断提高,历朝历代改建或扩建,房间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土匪头子因问卦不灵怒烧五龙宫

到明朝嘉靖年间,达到鼎盛,有道房850余间,道人2000余人,管辖以五龙宫为中心的南北西三个方向百里之外,还有五龙行宫等遗址留存至今。号称“八百里武当半五龙”,兴旺状况读者诸位可以充分发挥您的想象力。可惜,明代以后,五龙宫逐渐衰败,累遭兵燹或人祸,清朝咸丰六年,武当山区高二先、张瞎子造反,五龙宫大殿和部分道房被烧。中华民国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931年,土匪头子王志和因问卦不灵,怒火中烧,竟然丧心病狂,下令手下喽啰火烧五龙宫。据当地老者讲,大火持续烧了三天三夜。大火之后,绝大部分建筑被烧毁,仅剩下龙虎殿和十几间道房。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