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游离者2022-09-09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蒲城,也称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苍南县最南端的海边小镇,紧邻福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面积35万多平方米,三面城墙各有瓮城(北面为山),是我国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座抗倭名城。

“跑五更”是蒲城人特有的民间习俗,又称“拔五更”。究竟应该是哪个字已不可考了,但在这个民俗活动中,两个动词同样鲜明。

苍南蒲壮所城“拔五更”是这座有600多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倭名城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

“拔五更”其实是蒲城元宵民俗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泛指整个活动,由迎神、驱魔、保太平等组成。传说中的“晏公”是江水之神,姓晏,名戌仔,他“浓眉虬髯,面如黑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因多次显灵护佑明太祖,明太祖封他为“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命下属官员年年祭请。古时蒲城一带居民靠打渔为生,有渔民从海中捞得一节木段,因晏戌仔显灵于江海,故带回塑成“晏公”神像供奉,明初蒲城建城时特意将“晏公”庙围在城内。到了清代,“晏公”庙扩为东西二处,群众祈神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逐渐在雍正、乾隆年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历经200余年演变和完善一直延续到今天。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从正月初四开始至十六结束历时十三天,整个活动过程喧闹的鼓乐和炮仗声不绝于耳,精美的花灯目难暇接;城里城外的乡民游街串巷,古老的山城日夜笼罩着欢乐的气氛。最精彩的元宵夜,城内的青壮年要举行迎神赛跑活动,更是万人空巷。在“拔五更”到来之际,其气氛丝毫也不亚于西班牙的“奔牛节”,随着一声炮响,东西两支队伍进入城内街巷,在人们发出的“顺呀,顺呀”呼叫声中迅速奔跑。仅用短短的20多分钟,赛神队伍就在拥挤的人流中抢出一条道跑遍蒲城四方街巷……

活动的高潮是在元宵节晚上。蒲城城门口的东庵和西庵两座庙里的神像要被抬出来,穿行在大街小巷中,以驱除邪祟。抬神像和参加驱邪活动的是男人,女人和孩子则留守家中,紧闭门窗,以免引来邪魔。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鸡啊,狗啊,这个时候都被关在了家里,不许发出一点声音。如果发出声音被鬼神听到,那是很不吉利的,意味着新年会有灾祸来临人倒好管,可鸡狗要发声可管不了啊。民间自有妙方。在跑五更的前几天,鸡狗就被饿着,等跑五更时,再给它们喂饭喂骨头,那时它们忙着吃,根本来不及发声音。

抬着神像的年轻汉子们,喝了烧酒,光着膀子,戴上面具,在各条街巷里绕行。神像走过整个蒲城,赶走邪魔之后,最疯狂的“抢红”时刻终于来到。盖在神像身上的红布,作为平安吉祥的象征,将被人们哄抢。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为了能够顺利抢到红布,汉子们会脱去身上的一切累赘,包括衣服,几乎光着身子在城里奔跑,飞快地奔跑,跑得最快的人才能最终抢得那块红布。这时候女人是不适宜在场的,所以便要等到跑五更结束,再出门来一起狂欢。

关于跑五更的起源,有种说法和蒲城作为海防的功能有关。据说明朝时候,为了防止士兵在春节期间因为生活安逸,忙于过节而缺乏操练,守将便想出了这么个跑五更的点子,于游戏中练兵,相得益彰。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它渐渐地又带上了驱邪的民间色彩。

苍南县蒲城拔五更

现在,尽管许多蒲城人都外出经商务工了,但跑五更的习俗依旧,出门在外的人正月必定回家,而回家则必定要等到跑五更结束才出门。这与别地人才过了年初三便又急猴猴地出门往大城市跑很不一样。也许,这将是蒲城人留下来的惟一的原始风俗了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