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淮北市杜集区风俗民情(7)

昕彤2024-01-20

次日称为“正客”,亲友大都在这日来吊唁,所带东西为礼金、花圈、冥币草纸之类,女儿、外甥及女性死者的娘家人等近亲往往还要送猪头三牲礼盒、幛子、镜框等。死者后辈均戴孝,孝帽大小、孝巾宽窄因亲戚远近而异,尸体火化也在这日举行,孝子领回骨灰盒后仍送“棺屋”,置小方桌上供祭奠。

第三日出殡。杜集区农村仍有将骨灰盒装入木棺土葬的,也有以砖石水泥预砌墓室将骨灰盒置于墓室的,先进的村建有骨灰堂,供村民安放骨灰。

早饭后,将棺材或置放骨灰盒的方桌抬出棺屋,按亲疏远近哭拜称“路祭”,棺木启动称“发韧”。然后,摔碎“老盆”,子女亲戚扎送的纸幡、纸洋楼、电视机、洗衣机、轿车等由人扛着前头开路,也有扎纸马、纸牛、纸人者,其他多为花圈、“摇钱树”之类,次接喇叭队伍,后边长子孙扛招魂幡,孝子由“老执”弓|领并指挥棺木或行或止,棺后跟着孝女、孝媳及其他亲属,看热闹的夹道跟随,浩浩荡荡前行。

到了墓地,仍按“路祭”方式进行“陵祭”,棺木下地后,置“阴阳瓶”,砖瓦弓箭,上覆芦席,草草掩埋。同时,焚烧纸人纸马花圈,孝子一一叩谢亲友。葬后三日,孝子来将坟筑好,称为“圆坟”,以后每隔七天来烧纸一一次,满“七七”止。

家中死了老人,三年内不贴红春联。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