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海口农村春节风俗(2)

月晓潇2023-05-13

“采屋”完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要忙着做年糕。年糕,海口乡下一些地方也管它叫甜粑,或粑筐。它用糯米碾成的粉末和黑砂糖,搅成的糖桨搅均匀,倒入竹筐中搁在锅里蒸熟,年三十祭祖时不可缺少年糕。

到了年三十,就接近“做年”的最高潮了。这一天,老家在海口乡下、工作在外头的海口乡下人便拎着大包小包携妻带儿女回到家。当家的男人都赶在这一天去“发市”买年货。这就象是中国北方的赶集,过去海口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在年前的几天“市”才“发”得最热闹。乡下的老百姓把辛苦攒了一年的钱大都掏出来,积在这一天痛痛快快地进行采购。

发完“市”回到家,各家的大大小小便忙着贴春联、门神、利是,杀鸡,洗菜。一片忙碌而喜庆。利是要贴在大门口的上方,并且要贴单数,一般是五张。每家每个门口还要挂上一串用红绳子绑着的桔子,桔子要挂偶数,表示出门“大吉大利”。

年三十晚上,大人们便开始在每间屋子里点上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到初四天亮才吹灭,意思是“发灯”。小孩们最高兴的事要数穿新衣服和领压岁钱。在这时候,小孩们一般是早早便洗完了澡,赶在吃年饭前换上漂漂亮亮的“过年衣”,穿上新鞋,吃完年饭后,便等着大人们给压岁钱。领到“压岁钱”后,孩子们便高高兴兴地跑出去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放鞭炮,互相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大人们则要“守岁”,彻夜不眠,直到初一清晨,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思是“迎春接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