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山东聊城节庆习俗(2)

凌剑天2023-05-12

聊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小年”,也叫“灯节”。城镇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喝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传统过3天,即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各街衢市肆多张灯火,民间组织戏班演戏,举办龙灯会,并有玩旱船、秧歌、高跷、竹马、骑毛驴、舞狮、灯会等文娱活动。每每夜幕降临,城镇沿街便灯火光辉,火树银花,男女老幼争相观赏、品评,热闹异常,称为“闹元宵”。

在传统的文娱节目中,“龙灯”、“舞狮”最为出色。

玩龙灯龙灯的扎制颇见精妙,龙灯的舞动则需要10多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在紧锣密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腾空飞舞,狂热旷达,显现出排山倒海磅礴之势,并有“打折”、“退皮”及“龙打滚”等惊险动作。有时,各路龙灯恰聚一处,数条巨龙汇聚表演“抢龙珠”。只见五彩缤纷,玲踔奋舞,大有雷霆万钧、狂风骤雨之势。龙舞象征该年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据传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聊城龙湾的龙灯舞曾多次进京表演,受到康熙和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玩狮子亦称“舞狮”。其外貌和真狮相像,浑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巨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二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举措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狮子大嘴片刻不息地一张一合。另一个引狮人,武士装扮,穿着密钮扣的唐代灯笼裤衫,红条束腰,青帕裹头,足登快靴,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既有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腾、跌扑等,模拟动作上也有上楼台、过天桥、跨三山、出洞、下山、滚球等技巧,其动作活泼逼真、维妙维肖。

近些年来,城镇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烟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好似白昼,热热闹闹,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烟火,居街燃放,热闹不凡。闹元宵之俗,年盛一年。聊城、临清、高唐一带,农村元宵节插花树的风气盛行。

其作法是:先用枣树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在花树上,最后再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在希望当年棉花丰登。

聊城花姑节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花姑节”,是高唐县特有的传统节日。

据说,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从南方来高唐定居,教人们植棉、纺线、织布,使高唐人丰衣足食,人们对她奉若神明。她去世后,在高唐城西门外修建一座花姑庙,以表其功德,并把她的生日正月二十八定为花姑节。

过去,每至此日均举办花姑庙会;二十八日,农村则家家煮面疙瘩、面片和面条食用,面疙瘩示为棉桃,面片示为棉叶,面条示为棉枝,以纪念花姑,祈求棉花丰登。

“收花不收花,须看正月二十八”的农谚,迄今仍在高唐境内广为流行。据说,这一天晴天便是花姑喜欢,即当年棉花丰登;阴天,则是花姑不悦,便不收棉花。

聊城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日,民间称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是日早起,农村家家户户用草木灰在屋内、院内、街门口和场院地面上,撒成囤形,称此为“粮仓”或“粮囤”,中间放少许麦、豆、谷等粮食,用砖块压住,称为“填仓”,意祈“五谷丰收”。屋内灰囤中压几枚硬币或纸币,称为“钱囤”;二月二打囤,以灰画地为安囤,在囤里面放鞭炮为涨囤,意为希望粮食多得囤中盛不下,以实现“大囤尖,小囤流”的美好愿望。因为二月二这天恰在惊蛰前后,各式毒虫开始活动。人们为了避免毒虫伤害,故用食油煎一些年糕,以此表示将毒虫熏死或熏跑;通常在这天用木棍敲敲房梁惊吓老鼠,也有敲铜锣或铜盆惊吓老鼠的。

据传,这样做的目的是恫吓老鼠不再出来糟踏粮食。是日,城乡居民家家炒蝎豆,也称作“炒蝎子爪”或“炒蝎子肚”。蝎子豆,通常是选用粒大丰满的黄豆,用盐水浸泡(此盐水中加入八角、茴香、花椒等香料),经24小时后,将水滤去晒干,置锅中炒熟食之,此豆香脆可口。炒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据传二月二这天,“吃了炒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此俗历久不衰。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这天是龙的生日,于是家家把石磨的上盖支起来。是日,改进生活,吃饺子曰“吃龙耳”,吃馒头曰“吃龙蛋”,吃面条曰“吃龙须”,均取吉利之意。另外,二月二这天,禁忌动针线和推磨。传说,这天动针线会戳瞎龙眼,这天推磨会压了龙头。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