汢客旅游网

三皇五帝都分别指谁

珺娅氏2023-07-18

三皇五帝都分别指谁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数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从7000 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

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4000多年前。

三皇五帝属中国上古时期,距今久远,少有当时的文字实物资料流传,主要靠传说流传至今,因此这段历史对于后来的人们存在很多含糊不清之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综合史料,大致为:

三皇时代处于约6000年前到4000年前,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期。历史资料表明,漫长的三皇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期,早期的女娲也常被列为三皇之一。到五帝时代,已经是父系社会,不过女子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嫘祖等女子人物在文明发展中也有很大的贡献。五帝时代文明是三皇时代文明的延续。以文字为例,传说伏羲创造八卦、文字,而在黄帝时代仓颉造字,文字愈加成熟。女娲、伏羲时代的龙崇拜,在炎黄时代进一步发展。传说炎帝(指末代炎帝)、黄帝皆神农后裔,炎帝即神农部落首领,也是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共主,当时神农部落已世衰,黄帝和伏羲(有人认为盘古即为伏羲)部落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后来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天子,为五帝之首,五帝以后即为夏、商、周时代。

五帝时代在约4000多年前,当时,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征服了周边各个部落,黄帝时代华夏文明取得很大发展,华夏族由此产生,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三皇五帝都分别指谁

三皇

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三位圣王三皇,有各种说法:

伏羲、神农、燧人(《尚书大传》、《礼纬·含文嘉》)

伏羲、神农、女娲(《运斗枢》、《元命苞》、《史记·三皇本纪》—司马贞补)

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

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

此外,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三皇五帝都分别指谁

五帝

关于上古传说史中的五位圣王五帝,有各种说法:

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史记·五帝本纪》、《世本》、《大戴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白虎通号》、《尚书序》)

庖牺(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