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贵州 > 黔西南州 > 地名

鲤鱼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鲤鱼村隶属:屯脚镇
行政代码:522322101代码前6位:522322
长途区号:0859 邮政编码:562300
车牌号码:贵E行政级别:村
  鲤鱼村位于屯脚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全村国土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组,2010年末总户数1108户,户籍总人口4920人,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62%,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88%,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该村2010年实现人均占有粮4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  土地资源:该村土地肥沃,现有在册耕地3197亩,其中水田2504亩,旱地693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薏仁米、油菜、荸荠等。有林地4000余亩,其中经果林1000余亩,主要有金秋梨、黄花梨、杨梅、板栗、枇杷等。有草地800余亩,适宜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  水资源:该村水资源富足,有三角坝水库,水库面积近1000亩,库容量400余万立方米,库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灌溉面积服务于全镇水稻主坝区。有鲤鱼坝大小龙潭,其水质清纯,清澈见底,四季恒温、恒量,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天然的优质高锶泉水。2005年建成鲤鱼龙泉矿泉水公司一个;从该潭取水建成的鲤鱼龙潭水厂,辐射镇区达95%以上;利用该潭水建成的“娃娃鱼”、“冷水鱼”养殖示范基地,年产量达1.5万公斤,产值300余万元。  社会事业:该村现有完小1所,教学点一个,有教职工24人,在校学生557人;有卫生室一个,配备了专门的医务人员;有村级综合活动室一所;安装了闭路电视、有线电话,无线通讯网络覆盖全村。  地方特产:一是优质米,称“屯脚米”,色、香、味俱佳。二是独具特色的“珍珠苡仁米”,产量高,亩产达1200斤以上。三是千年特产荸荠粉,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清代曾为贡品。四是享誉八方的苗族拿绣领带及其它刺绣,工艺独特精美,尤其是拿绣领带作为“中国龙”标志,堪称“中华一绝”,此外,其刺绣的背心、背包、马甲、手饰等既可使用、收藏,又可以用作装饰,是游客旅游纪念的珍品。五是“娃娃鱼”、“冷水鱼”养殖初具规模,深受市场欢迎。  民族文化及乡村旅游综合开发优势  自然景观及优势:该村自然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有湖光山色,如诗如画的鲤鱼湖;有清澈见底,长流不息的大小龙潭;有婀娜多姿的仙人桥;还有天坑、喳啦古营盘等;泉眼星落棋布,古柳依依,小桥流水人家,好一派山水田园风光,是旅游度假及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鲤鱼坝河水汇入大桥河,直到光明、青丰、坡脚后称长青河,可开发面积达50余平方公里。  人文景观及优势:该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大,尤其是苗族,传统文化古朴厚重,世代传承。有多姿多彩,闻名中外的苗族板凳舞;有余音绕梁、天籁之音的苗族飞歌;有飞针走线、精美别致的“中国龙”苗族刺绣领带、刺绣服饰及绣花荷包、手饰等; 还有“牛头祭祀”、酒、茶等文化,“八月八”、“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近年来连续在该村成功举办“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及“多彩贵州”等各种民族文化和赛事活动,弘扬、传承和保护了民族文化,使风情田园——鲤鱼坝在黔西南州“2007贵州醇杯金州十八景”命名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金州十八景”之一,被誉为贵州西线旅游珍珠景点。  --人口总数:4920人 农业人口:4700人 非农业人口:220人  --行政区面积:2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脉伦,坝桥,大树,鲤鱼,喳啦,虹桥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薏仁,油菜,荸荠 名特产品:金秋梨,黄花梨,杨梅,板栗,枇杷 办公所在地:兴仁县屯脚镇鲤鱼村喳啦  --自然条件:气候好,风光旖旎,土壤肥沃 资源:水
下一地名:屯上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Emily"分享。]

以下与鲤鱼村相关信息:

以下鲤鱼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