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海南 > 三亚市 > 地名

红花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红花村隶属:吉阳镇
行政代码:460201101代码前6位:460201
长途区号:0899 邮政编码:572100
车牌号码:琼B行政级别:村
  红花村民委员会位于吉阳区西北部,红花村古称红花峒,四周多山环绕属山林地形,绿化面积达90%。辖区范围东至罗蓬村,南至南丁村,西至三亚学院,北至石牛岭,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保引村、翻园村、保庄村、干沟村、新村、长坡村、深岸村、南达村、三汤村、大园村、引合村共11个自然村,及保引小组、翻园小组、保庄小组、干沟小组、新村小组、长坡小组、深岸小组、南达小组、三汤小组、大园小组、引合小组共11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少数民聚居的村落。耕地面积1634.92亩,林地面积6318亩,水田面积1634.92亩。全村共有528户,2433人,男1226,女1207,党员74人;村民主要以种植芒果、槟榔、冬季瓜菜和土地出租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约7200元。村委会成立时间1983年,红花村是革命老区之一解放前当地名称为红花峒,解放后又更名为红花生产大队,到1983年成立村委会,到了1985年成立了乡政府,直到1991年又撤乡变更为村委会.吉阳镇2006—2007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度一村一点、一村一特色先进单位,2006—2007年度和2012—2013年度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006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和2008年创建“无毒村”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和2010年吉阳镇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红花村是三亚市革命老区之一,1927年—1950年间红花峒、罗蓬峒(现在的罗蓬村)人民深受崖三区革命风暴的影响,曾经在这一带地区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1928年2月,红花峒、罗蓬峒、落笔峒、南丁峒的黎族同胞200多人,在罗蓬村王亚庆带领下(其中红花峒参加战斗的人有兰亚觉、李亚寒、董文泽、陈亚担、周文兴、王亚曹、蒲亚秋、董亚雪等20多人),配合东路红军前线总指挥徐成章、副指挥刘明复攻打三亚重镇,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今后的革命斗争中,红花村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海南革命红旗23年不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保引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保引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大茅村委会,西北部邻近罗蓬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保引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52户250人、党员8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保引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小组西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234.60亩,坡地30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保引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保引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目前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通过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60亩,经济收入约8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20万元,养殖业收入约30万元,其他收入约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为7000元。  2、历史沿革  保引村:据村里上年纪老人口述,很久以前该小组遍地是坟墓,因黎语“坟墓地”音同汉语“保引”,故因此得名。  翻园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翻园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大茅村委会,西南部邻近罗蓬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翻园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39户196人、党员7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51.45亩,坡地25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翻园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以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70亩,经济收入约7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18万元,养殖业收入约10万元,其他收入约2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900元。  2、历史沿革  该自然村以前为回族百姓聚居地,黎民称之为“回村”,故黎语为“翻园”  保庄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保庄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罗蓬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56户316人、党员7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214.21亩,坡地105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保庄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以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90亩,经济收入约9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2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20万元,其他收入约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650元。  2、历史沿革  该自然村历史沿革不详。  干沟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干沟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罗蓬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46户226人、党员5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23.08亩,坡地15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翻园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以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50亩,经济收入约6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12万元,养殖业收入约10万元,其他收入约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000元。  2、历史沿革  相传以前该自然村遍地长满高高的野草,少有人居住,野草中间有一条小土路,故黎语为“干沟”  新村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新村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罗蓬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31户140人、党员6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44.29亩,坡地10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新村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以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30亩,经济收入约3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1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20万元,其他收入约2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200元。  2、历史沿革  以前该自然村从三安迁移到现在居住地,故取名为“新村”。  长坡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长坡村位于红花村委会西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37户151人、党员5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05.99亩,坡地5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长坡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无硬化公路,瓜菜运输主要以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60亩,经济收入约6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1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10万元,其他收入约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8000元。  2、历史沿革  长坡村历史沿革不详。  深岸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深岸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42户229人、党员2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37.21亩,坡地15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深岸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硬化公路覆盖率50%,瓜菜运输十分方便。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40亩,经济收入约45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20万元,养殖业收入约30万元,其他收入约11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013元。  2、历史沿革  相传以前该自然村原有一条土路,常年人走车拉及雨水冲刷使得道路深而得名。  南达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南达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21户98人、党员4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07.91亩,坡地10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南达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硬化公路覆盖率50%,瓜菜运输十分方便。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38亩,经济收入约41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1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20万元,其他收入约7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10000元。  2、历史沿革  南达村历史沿革不详。  三汤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三汤村位于红花村委会西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69户344人、党员15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南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86.19亩,坡地12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三汤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硬化公路覆盖率0%,瓜菜运输主要靠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40亩,经济收入约5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3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30万元,其他收入约8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582元。  2、历史沿革  三汤村历史沿革不详。  大园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大园村位于红花村委会东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区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95户343人、党员10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西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174.33亩,坡地5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深岸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硬化公路覆盖率0%,瓜菜运输主要靠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60亩,经济收入约6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30万元,养殖业收入约30万元,其他收入约5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424元。  2、历史沿革  相传以前该自然村因园地宽大而得名。  引合自然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引合村位于红花村委会西南部,东靠红花村委会。距离镇政府约12公里,离市区约17公里,离市火车站约9公里,离凤凰国际机场约20公里。红花村是一个黎族集居为主的村庄,以黎族方言为主要交流语言。全村38户140人、党员5名。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源  该自然村地势平坦,农田集中在村小组西边,全村共有耕地水田55.66亩,坡地100亩。农户耕种生产的水源有两种来源,一是水利灌溉,二是打地下井抽水。该自然村地下水源丰富。多年以来,由于水昨水源缺乏,农民耕种用水多半是抽地下水及引用红花河河水,自然雨水的排放直通向红花河,流入市河直通大海。  二、社会经济概况  1、农业生产经济收入  深岸村的农业主要产业是反季节(冬种)瓜菜,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及外出务工为辅,农户的种植以青瓜、豆角、四角豆为主。田间硬化公路覆盖率0%,瓜菜运输主要靠人力输送。据统计,2014年全村种植瓜菜20亩,经济收入约20万元,外出劳务收入约25万元,养殖业收入约15万元,其他收入约3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500元。  2、历史沿革  相传以前该自然村“引”与黎语坟墓同音,寓指坟墓合葬地,故取名为引合。
下一地名:博后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Johnny"分享。]

以下与红花村相关信息:

以下红花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