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广东 > 中山市 > 名人

陈君葆

[移动版] [查看地图]
  陈君葆(1898—1982)
  字厚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10月7日出生,三乡平岚村(今平南村平南片)人。幼年就读乡间私塾,11岁随父往香港,皇仁书院肄业后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修读政治经济并在圣士提反中学任教。民国10年(1921)大学毕业,应聘到新加坡华侨中学任教,两年后调吉隆坡任七洲府视学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辞职回香港,与有志之士一起赴上海、南京、厦门等地了解国情。1934年受聘于香港大学任冯平山图书馆主任,并任中文学院讲师、高级讲师、教授,1938年被推举为香港大学中文学会会长,是在香港大学执教最久的中国籍学者之一。
  1934年,其与蔡元培、宋庆龄、柳亚子等发起“新文字运动”推广汉字拼音化,主办刊物《言语科学》以推广平民教育,实行文化普及。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受香港大学委派与许地山等秘密协助国立中央图书馆把大批珍贵藏书转移香港,协助岭南大学师生将大批设备转到香港。与许地山、马鉴等进步教授共同努力争取著名学者陈寅恪到香港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初期投身救亡运动,1941年2月参加由宋庆龄、何香凝等在香港主办的保卫中国同盟,负责该同盟的机关刊物《通讯》,同年12月香港沦陷,日军1942年1月突然大肆搜查香港大学,封闭冯平山图书馆。其深知当时馆内的藏书中以从国立中央图书馆转移来香港的书籍最为珍贵,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书籍,而被日军扣留和审讯。尔后,在日本人的监视下编入调查班,利用该机会,与其他同事一道把一大批有价值的书籍,从其他院校和部门搬回冯平山图书馆。经其设法保存的还有医务总监的文件、生死注册处的记录簿册和高等法院的文件等重要档案资料。抗战胜利后,这些档案资料在确认居民身份、恢复市政工作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此,1947年获英皇颁授O.B.E勋衔。随后,立即展开追查在沦陷期间被日军秘密运走的国立中央图书馆珍藏的111箱书籍,通过国际友人博萨尔,查清该批书籍收藏在日本上野的帝国图书馆,立刻报告有关当局,经外交途径把这批珍藏索回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进步报刊《新生日报》社长,私寓“凤辉台”是与柳亚子、沈钧儒、翦伯赞等进步人士聚会之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广东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简称“文联”)委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受聘为暨南大学及香港爱国学校校董。1951年、1955年和1956年,三次组织和率领香港青年回国参观,陪同香港大学英籍教授到北京访问,两次获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参与组织香港华人革新协会,任副主席、主席,还创办英文杂志《世界文摘》,向世界宣传中国。主要著作有《水云流诗草》及《陈君葆诗文集》。1982年6月25日在香港辞世。
下一名人:张慧冲
[以上内容由网友"Nancy"分享。]

以下与陈君葆相关信息:

以下陈君葆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