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山东 > 莱芜 > 地名

陈盘龙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陈盘龙村隶属:鹏泉街道
行政代码:371202004代码前6位:371202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车牌号码:鲁S行政级别:村
  陈盘龙村位于汶河北岸、新莱高速公路西侧。北至草沟,南与钢城区半壁店子隔河相望,西接马盘龙村,距莱城7 5公里,地势平坦,耕地面积556亩,302户人家,926口人。  据《陈氏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陈姓从河北枣强迁此建村。据传说,一仙人在花雨山云游,往北一望,汶河水从东向西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金龙,故邻村多以盘龙起名。以村名村,冠以姓氏,故名陈盘龙村。  据记载,清朝末年,兵荒马乱,匪盗四起。为防匪盗袭击,由陈盘龙村提议,并设计方案,联合段盘龙村、马盘龙村、前盘龙村、侯盘龙村、草沟村,由群众自筹资金,在陈盘龙村修筑环村围墙,围墙周围还挖有3米宽的壕沟。围墙底部用石头铺垫,上部用土、石灰筑成,宽1米多,高3米,留东、西、南、北四门、均设有吊桥,门旁留有哨口。因建围墙,周边村民又称陈盘龙为围子盘龙。解放后,围墙还残存一些痕迹,后来由于村庄不断向周围扩展,围墙逐步被拆除。  陈盘龙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建村之初只有陈姓,后来张、吕、刘、温四姓陆续迁聚,其中陈姓占90%左右。族姓之间不分众寡强弱,团结友善,和睦相处,互助耕耘,世代相传。  据史志记载,陈盘龙村1941年春至1942年冬属鹏山区,1942年至1946年属矿山区,1946年9月至1950年5月属汶阳区,1950年5月至1958年3月属矿山区,1958年属孝义乡,1959年属矿山公社,1982年属城关镇,1985年属城市街道办事处,今属凤城街道办事处。  陈盘龙村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前,陈盘龙村一些热血青年,积极参加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报名应征,投身革命。陈吉德就是其中的一位。陈吉德生于1909年,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0,任四支队一大队十一中队中队长,后任鲁中某部副连长,1944年2月2日在莱芜上游壮烈牺牲,被追认为烈士。还有陈沛瑞、陈沛章、陈巨业等烈士。1993年,陈盘龙村两委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以表纪念。  1948年陈盘龙村人翻身得解放,人们欢欣鼓舞。为了重建家园,尽快脱贫,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陈盘龙村党支部围绕治水大做文章。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集思广益,发动群众出工出力,于1953年从汶河引水自流灌溉,使全村500多亩土地变成了水浇地。解决了水的问题,农业丰收有了保证,陈盘龙村人又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动脑筋,聘请本村能人陈沛浩,走出莱芜,到泰安、淄博考察项目,于1955年从汶河引水修建一处水打弓和水打磨,自行设计,自行安装,并一次试车成功,主要从事弹棉花和磨面粉,使村里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陈盘龙村人不乏能工巧匠。铁匠陈沛泉祖辈从事这一行业,以打菜刀、镰刀最为见长。他的三个儿子陈海业、陈滨业、陈同业也相继从事这一行业,本村和外村的一些村民也向他们父子拜师学艺。现在,陈盘龙村已发展铁匠铺10余家,产品供不应求,畅销莱芜、泰安、新泰、淄博等地,每个铁匠铺每年的纯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陈盘龙村人走出家门,进城经商,办企业。陈启业、陈茂千等人,自筹资金办起了装饰公司,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现在,他们的公司分别达到二、三级企业,年收入都在几十万元以上,成为村里的富裕大户。  近几年,村里人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在耕作之余从事室内装修、个体运输、房屋建设、开油坊、炸油条等多种项目,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住房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原来的草房都变成了前后出厦的砖瓦房,有十几户已建起了华丽别致的二层小楼。人们安居乐业,步人了小康生活。  陈盘龙村现在交通便利,柏油马路直通村庄。陈盘龙村人在进入新世纪以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时俱进,使各项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
下一地名:小陈家峪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Lewis"分享。]

以下与陈盘龙村相关信息:

以下陈盘龙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