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安徽 > 马鞍山 > 名人

林散之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林散之(1898~1989),和县人,初名以霖,字蓬生,此后自取学名林三痴,老师张栗庵嫌“三痴”名不雅,故为其更名林散之。5 岁入塾读书,偏爱写写画画,8 岁学艺。14 岁父亲病故,跟张青甫学画,16 岁从乡亲范培开学书法,这是他走向艺术道路的开始。两年后,回到乌江先从范柳堂学诗文,20 岁又从张栗庵学诗古文辞。此后在乡间以塾师为业。
  民国18 年(1929 年),林散之时年32 岁,辞去乡间塾师,经张栗庵介绍,去上海随黄宾虹学画。民国23 年,37 岁时,遵照黄宾虹老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导,只身步行中岳嵩山,饱览少林古寺及壁画,复转龙门,入潼关,登华山、太白山,沿途写生记胜。继越七盘岭、过剑门关、循翠云廊、渡嘉陵江,沿岷江而下,登峨嵋山,攀金顶看云海奇景。此后,又经重庆出三峡,沿长江而下,途经庐山,而归家乡。此次徒步远游,使他眼界大开,留下画稿800 多幅,作诗200 多首。
  解放前林散之任乡间塾师,建国后作为民主人士参政,曾被选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出任江苏省江浦县副县长。1953 年,参加江苏省政治学校学习。1962年调江苏省国画院为画师。
  70 年代初,《人民中国》杂志社记者韩瀚访得林散之书作,请赵朴初、启功过目。启功见字曾三次鞠躬,赵朴初赞不绝口,画家田原作诗道:“乌江有林散,人老号半残,三绝诗书画,一池归复返。启功三脱帽,立夫两眼翻。朴老致敬意,气死么二三。”
  1973 年1 月号,林散之的草书在《中国现代书法》特辑上排在首页。1978 年3 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在会议期间曾感赋诗道:“今年八十一,为学日求益。字字出精神,惯用长毫笔”。以后相继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书画院院长等职。他的书法艺术有极高成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日本当代大书法家青山杉雨访华时,曾专程拜见林散之,双手递上自己书作:“草圣遗法在此翁,后学青山杉雨。”从此,林散之书名大振,在中国,在东南亚,尤其是日本,掀起了一股“林散之字热”。在日本,若议员的客厅里没有林散之书法,表明他的文化素养不高。
  林散之晚年,在封了画笔之后,还为故友邵子退画了17 帧山水小品,全是狂草笔意入画,写真山真水,是典型的新安派技法。他在90 岁的时候,身体健壮,每日仍坚持写字。1989 年12 月6 日在南京病逝,终年91 岁。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写了挽联:“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港。”一位诗人写道:“狂僧草圣字,彭泽辋川诗。当代谁堪比,乌江林散之。”
  林散之骨灰与其夫人遗骨,合葬在采石矶太白楼旁。太白楼旁建有“林散之纪念馆”。
下一名人:戴本孝
[以上内容由网友"Amanda"分享。]

以下与林散之相关信息:

以下林散之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