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漳州 > 地名

城外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城外村隶属:旧镇镇
行政代码:350623101代码前6位:350623
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
车牌号码:闽E行政级别:村
  城外村位于旧镇镇南部海滨,北接后坑社,南临旧镇港,西邻旧城村,东以石柄王公埕海滩与狮头村的滩塗一水相隔。全村合计1132户。人口4122人,共辖六个自然村:石柄281户,1024人,松柏林96户,340人,红埭60户,219人,海边角46户,169人,城东203户,739人,镇内446户,1631人。  城外村民国时期属旧镇镇东保。新中国时期属第四区旧镇镇。1958年9月成立属于旧镇公社的城外大队。1984年9月改为城外村,村办公大楼在旧镇礼拜堂顶。  旧镇早在南宋时期就已成集镇,名曰敦照镇。明清时期称古镇。清末至今称旧镇。明末,为防海盗侵犯,福建参政施郅矅倡建城墙,东城门在今城内辅信公庙东约80米处。城墙南延伸至旧镇港边(当时海名曰现今的街道),北沿今旧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后面(坐西向东栋)至古寨尾山麓。郑姓皆居住城之内,称城内。后来石柄陈姓开始,继有黄李-吴多姓光后由各处移民居到城东门外定居(现称城外),因此也开始有城内城外之分。  因水路交通方便,城外村自明清时期就已是旧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段,后港尾至鱼仔街边一直是内外商贸船只的停泊点。抗战前,仅居本港百吨位以上的二桅三桅帆船及轮机船就有近百艘。货物运输下至黄港,上通台州温州,上海南通,东越过海峡直达台湾。入港货、以工业品、洋货居多,出港物以稻米、果品及山货等土特产为主,其繁华景象在闽南地区除厦门港外无一处港口可与之相媲美。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城外村的新福街,前街、后街及崎街光后建成后,仅后港尾至新福街的大小商行店号就有百余间,振成行,海顺行,美孚,捷发,荣华丰等等多爿大商行文明海内外。仅振成行一家,百余吨位商船就有十几艘,其碾米厂规模数闽南第一家。所经营出入港商货之大宗,也各列闽商前茅。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公路交通便捷,渐渐取代水路运输,旧镇的商业中心渐西移进入旧城村地段,但城外村的后港尾至新福街渡船头,仍长期保留着旧镇地区水产品集散中心的低位。又因城外村建有对台贸易专用码头,台轮进港停泊日渐增多,许多大陆往台渔轮劳务的劳工也从各地来到这里乘-轮劳务,最繁忙时每天进出港台轮有十几艘。其繁华景象不亚于昔时。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地理位置紧邻海边,海产品捕捞和滩涂养殖长期以来是城外村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全村有百分六十家庭以讨海为生计。80至200马力拖网渔船19艘,50马力以下的流程作业渔船156艘,5马力以下养殖作业船24艘。滩涂养殖面积540亩,其中围垦养殖40亩,原滩养殖500亩。养殖海产品以虾、鳗、花蛤等为主。还有浅海蚵类吊养,面积530亩。每年捕捞养殖和吊养水产品总量638.7吨。  城外村有耕地1289亩,其中水田637亩,农地652亩,主要农产品有稻谷,蔬菜,和甘薯。粮食作物年总产量600吨,与公社化前的解放初期相比,单产总产均增长一倍多。农地种植水草为主,主要水果有龙眼、荔枝、香蕉、桃、李、枣等。水果年总产量1050吨。此外还有少量畜牧业养殖,每年生猪出栏总量23吨,鸡鸭鹅年出栏总量1430只,菜牛年出栏总量20头。  除传统的鱼农产业处,改革开放后,有25%家庭转型经营商业。街道村道二旁,大店铺小店面,各式经营比比皆是。另有部分家庭开办小型工厂,以制衣、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为主,也还有小部分家庭搞汽车货运。  总之,改革开放后的城外村是劳动者人人有职业,全村经济面貌呈现欣欣向荣好景象,各项经济指标逐年提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臻完善:  1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漳诏高速公路在城外过境里程3公里。旧镇大桥以城内的城东自然村越过旧镇港至对岸的后埭村,于2005年完成水泥路面改造。从镇政府大楼至銧城码头的港区公路全长近2公里全部在城外村境内,1991年建成通车,水泥路面改造于2007年竣工。石柄环村水泥路总长度2.2公里也于2006年建成通车。因公路交通方便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交通工具也快速逐年递增,至2001年全村摩托车共1573辆,拖拉机5辆,载货营运汽车25辆,私家小汽车53辆。  2.2005年,改建原居旧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一座为旧城村办公大楼,大楼建筑面积50余平方米。  3.学校:旧镇中心小学坐落于崎街顶,就读学生401人,另有58人在旧镇八一希望小学就读,漳浦第三中学近在村旁,城外就读中学生200余人。  4.医疗卫生:除旧镇中心卫生院在村附近外,卫生部门批准认可的村医疗室四所,卫技人员8人。全村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  5.水:全村70%以上家庭饮用县办自来水。30%饮用井水。  6.电:早在70年代就全村普及,用电入户率100%,电视机电冰箱…..各类家用电器均俱全,闭路电视入户率100%,全村电视机共1425台,电冰箱1112台。  7.程控电话1993年开通,入户率100%,全村电话共1138部,手机1352支。  8.老年人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老年人活动场所除海尾寺的镇老年人中心协会外,还有后港尾佛祖庙老人活动中心,石柄老年人协会王公庙活动中心。多位老人参加镇宣委组织的腰鼓队秧歌队,积极参加各种庆典文娱活动。  姓氏源流  城外是多姓聚居的行政村。其姓氏有陈、李、黄、张、吴、郑、刘、林、梁、洪、许、王、汤、蔡、谢、余等等十多个。  陈姓是城外村第一大姓,总户数713户,总人口3298人,分布全部6个自然村。其中石柄281户1024人,松柏林87户472人,镇内294户1077人。99%陈氏始祖是石柄开基始祖子仪公系开漳圣王陈政第三十世孙,漳州北溪始祖淳公第十世孙。自明朝在石柄开基至今已500余年,传衍廿三世。子仪公生四子:应顺、应德、应发、应茂。大房二房应顺应德传衍城外村石柄,松柏林,红埭,海边角,后又移入镇内及城东。三房应发传衍广东海丰。四房应茂传衍长脚营(今属绥安镇草铺村)。镇内有少部分陈姓也属三、四房。  李姓总户数38户114人,其中城东11户42人,镇内27户72人。其源有二支,一支源自福河(今属龙海市榜山镇),福河李姓之祖李弥逊是宋代抗金名臣,官至侍郎与秦桧不和被贬漳州,姜金氏传裔福河,其后裔于清康熙年间传来漳浦秦溪村,后因经商便利迁居城外村,现秦溪村尚有“李厝街”地名。一支源自广东大埔县“火德公”后裔,十五世李杨元于清同治年间到平和县任职,因太平军攻打平和逃到漳浦,后又逃往旧镇白沙,至光绪十年迁居旧镇城外开张“长寿堂”药房,在城外传下后裔。  黄姓总户数42户,总人口155人。其中城东9户37人在,镇内33户118人。其源是南宋崖山败亡时护从闽冲郡王赵若和逃到浦西的侍臣黄材后裔的一支,明清时代在城外经营多艘外贸大船甚为繁盛,后遇台风大船沉没,其族遂式微。  张姓总户数22户,总人口81人。其中城东8户29人,镇内14户52人。城外张姓分顶张、下张和翰林张。顶下张乃赤土镇若化浱张半仔公于清嘉庆年间来城外开基所传衍后裔。而翰林府张之始祖是出生于霞美镇眉田村的张先济,后迁来城外居住,于清雍正八年(1731年)中进士,钦赐翰林院庶吉士。后分衍广东黄冈镇。  吴姓总户数25户,总人口93人。其中城东6户20人,镇内19户73人。其源从龙海市霞美(号小磁灶)传衍而来。  郑姓总户数19户,总人口83人。其中城东6户30人,镇内13户53人。于不同时期由城内移居城外。  另刘姓林梁洪许王钟徐杨谢不同时期不同源流,不同地方移居城外。刘姓总户数15户,总人口69人,其中松柏林4户19人,城东3户13人,镇内8户37人。林姓总户数27户,总人口110人。其中松柏林5户24人,城东6户21人,镇内16户65人。当中梁洪许王钟徐杨谢等人口少,源流也复杂,更无法追远,职能综合这些姓氏计:城东10户35人,镇内21户84人。  城外村多姓聚居,但没有一个姓氏能留下一部完整的族谱。第一大姓石柄陈氏族谱也于文革时期全部毁尽一终无存。  各姓氏分衍至台湾及世界各地者,分述其主要如下:  陈茂春,石柄陈氏子仪公第15世裔孙,抗战胜利后南京政治大学毕业,后往台工作,为弘扬法治、保障民权,历四十余年心血,从事律师事务,曾于1990年4月应邀前往北京参加世界法学会议。  陈茂道,抗战胜利后渡台。  陈茂大,茂道之兄抗战胜利后寓台,曾任苗栗县政府专员。  陈益茂,厦门大学商学院毕业,主修 银行学。毕业后赴台工作。一生从事保险业研究,曾被多家保险公司聘任妥职,其保险业专论因影响之大,被尊为保险学术权威。  陈树楠,系陈益茂侄。1947年赴台,由茂益培养至台湾大学毕业后再资送加拿大修习土木工程,硕士学位,任加拿大公路局桥梁工程师。  陈桐木,高中毕业,抗战胜利后到台湾,曾任彰化县田中镇内安小学教务主任。  城外村寓台者还有陈炳海、陈炳武、张珠等多人,所有寓台乡亲,都热爱故乡,自台湾开放民众回乡公益事业非常热心支持。漳浦“联谊大厦“,旧镇”海屋“等等,其献教芳名榜上,都留下塔明的芳名。  文物古迹:  石柄辅信公庙,位于城外石柄自然村,始建年代明朝。主殿奉祀开漳圣王分营将—辅胜将军李伯瑶,至今庙内仍保存有清朝相国蔡新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的题匾“绩佐漳南“,清嘉庆八年(公元1805年)信士陈桂香叩谢的石雕大金炉等多项文物。公元2000年8月8日浦政(2000)综117号文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镇妈祖庙,始建于清初,原址在城外新福街中段,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因修道移建翰林府左侧。1989年1月13日浦政(1989)007号文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柄石室家庙,在红埭自然村西南侧为红灯山山间,奉祀石柄陈氏开基祖子仪公。家庙的“子仪石室“等石刻被县文营会列为古代碑刻(499-D91)文物保护点。  石柄铳城遗址,在石柄自然村西北侧的铳城山上。明崇祯七年(公元1633年)福建参政施邦曜为防海盗入港而修建的炮台,今在一巨石上还保留石刻“功德碑“碑文,已被文营会列为古遗址(87-A87)文物保护点。  旧镇关帝庙,在城外村崎街头,始建于明朝,漳浦文营会列为古建筑(385-253)文物保护点。  翰林府,清雍正八年(公元1731年)中进士的钦赐翰林院庶吉士后所建府第。  人物:  1、古代人物:  张光跻,清雍正八年进士,钦赐翰林院庶吉士。   2、新中国成立以来人物:  陈伙木,漳浦县法院副院长  胡小茵,漳浦县政法委副书记  陈复元,漳浦县林业局局长  陈森辉,漳浦县政法委副书记  陈达川,漳浦县水产局局长  陈德贤,漳浦县水利局局长  郑淑英,漳浦县信访局副局长  陈乌吉,漳浦县民政局救济科科长  陈志坤,南靖乡纪委书记  王顺成,赤土乡党委纪委  陈文基,漳浦县古雷港区-  陈炉金,南靖县交通局局长  陈全金,南靖县卫生局局长  许丽敏,漳州市直党工委组织部长  张加龙,漳浦县-副主任科员  陈昌林,漳州交警大队驾证股股长  陈建斌,云霄县-副局长  李济南,漳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洪堃贵,漳州市人民银行副科长  郑金木,漳州市工商银行副科长  陈俊雄,南靖县农业银行行长  陈建茂,漳浦县物资总公司副经理  陈达华,福州市火电检修有限公司书记  陈达民,福州铁路分局公会副主席  陈达三,福州铁道局组织部长  陈志雄,漳浦县医院副院长  陈侨生,漳浦县中医院院长  林丽聪,漳浦县妇幼保健院院长  陈建成,漳浦县医院主任医师  陈孟春,漳州市芗城区政法委副书记  陈庆庭,广州工业大学处长、副教授  陈梅兰,北京唐龙文化发展公司副总经理  陈加添,中学高级教师  陈鸿杰,中学高级教师  陈旺火,中学高级教师  蔡国典,中学高级教师,漳浦三中副校长  陈启东,中学高级教师  陈加惠,中学一级教师  谢丽鹏,中学一级教师  陈建伟,中学高级教师  陈素卿,中学高级教师  陈秀华,中学高级教师  陈燕凤,中学一级教师  陈毓霖,中学一级教师  -勇,中学高级教师  余建鹏,中学高级教师  张春端,中学一级教师  蔡丽荫,中学一级教师  陈素珠,中学高级教师  蔡义好,中学高级教师  张友旺,中学高级教师  张茂琛,中学高级教师  林腾云,中学高级教师  汤儒彬,中学一级教师  陈国安,中学一级教师  陈艺生,中学高级教师  陈育欣,中学一级教师  陈裕生,中学高级教师  林少平,中学高级教师  蔡元茂,小学高级教师  黄天惠,小学高级教师  陈潘来,小学高级教师  陈木桂,小学高级教师  陈自强,小学高级教师  陈哲仁,小学高级教师  陈禄财,小学高级教师  陈和平,小学高级教师  李月榕,小学高级教师  欧阳力奖,小学高级教师  陈秀梅,小学高级教师  陈跃期,小学高级教师  蔡丽芬,小学高级教师  陈亦红,小学高级教师  叶恩梅,小学高级教师  蔡丽珠,小学高级教师  蔡国平,小学高级教师  黄颖华,小学高级教师  李丽琴,小学高级教师  吴桂英,小学高级教师  陈惠英,小学高级教师,旧镇中心学校副教导  陈志民,小学高级教师,旧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八一希望小学校长  张新旺,中学高级教师,旧镇中心学校副校长  陈明火,厦门大学教授  刘民强,小学高级教师  张友鹏,厦门水产学院校长  陈国家,民营企业家,漳州市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处处长  张国捷,深圳华大基因学院博士  村历任主要领导人:  王详,1955年至1958年小乡党支部书记。  张行家,1952年至1955年小乡乡长。  郑通和,1955年至1958年小乡乡长。  王祥,1958年至1961年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金川,1958年至1961年大队长。  林合和,1961年至1965年大队党委支部书记。  王泉,1961年至1965年大队长。  林火枝,1965年至1969年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小板,1969年至1975年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连德,1975年至1977年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永昌,1977年至1980年大队党支部书记,1965年至1980年大队长。  陈小板,1980年至1984年大队党支部书记,1984年至1992年村支部书记。  陈天福,1980年至1984年大队长。  陈来田,1984年至1994年村委主任。  陈仲琦,1992年至2000年村党支部书记。  陈凤阳,1994年至1997年村委主任。  赵道文,2000年至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1997年至2000年村委主任。  梁健全,2010年至现在村党支部书记。   陈志渊,2010年至现在村委主任。
下一地名:后埭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Joseph"分享。]

以下与城外村相关信息:

以下城外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