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 > 福建 > 漳州 > 地名

龙岭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地名:龙岭村隶属:石榴镇
行政代码:350623107代码前6位:350623
长途区号:0596 邮政编码:363000
车牌号码:闽E行政级别:村
  一、 龙岭村概况  龙岭村以山脉蜿蜒如龙得名,位于石榴镇西北部,距镇区15公里,北邻山城、车本二村,东隔石佛山与崎溪村交界,南与攀龙村接壤,西隔石屏山山脉与平和县南胜镇交界。下辖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有282户1149人口,现有正式党员49名,其中女党员10名。全村总土地面积19000多亩,实有耕地面积约1050亩。境内有源自车本、山城的龙岭溪向南流经攀龙,至象牙村汇入西溪(鹿溪上游)。从省道山旧线象牙站通山城、车本的乡村公路从本村经过。  二、政区沿革  龙岭清代属山城保所辖,山城保为清雍正十一年从南靖县划归漳浦县的车田15保之一。民国时期,龙岭属象牙乡山城保所辖。山城、龙岭为革命老区,民国23年(1934年)曾成立属于靖和浦苏维埃的龙岭乡苏维埃。新中国初期,龙岭属第二区(石榴区)的龙岭乡,1958年9 月属石榴公社的龙岭大队,即今石榴镇龙岭村的前身。村辖龙岭头、杆仔脚(橄榄脚)、过溪、口角、田洋、通坑6个自然村,共有282户,1149人,其中,龙岭头27户,134人;杆仔脚61户,236人;过溪25户,124人;口角63户,222人;田洋36户,160人;通坑70户,273人。  三、姓氏源流  龙岭村为吴姓聚居地,开基于清初,开基祖源自山城村。有少数(5%)林、罗、方、黄、许等姓,为后来者,分别源于泉州市、云霄县、长桥镇、云霄县、广东省。  四、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全村耕地1200亩(水田1050亩,农地150亩),主要种植水稻、杂粮、甘蔗、香蕉;全村山地面积17500亩(有林地16000亩,果园地1500亩),主要种植荔枝、龙眼、苹果枣、桃李和生态林等,蘑菇生产也是一大经济收入。  村建有漳浦县龙发水电站和漳浦县兴龙水电站,日用品及食杂店十余家,农用车10多辆、私家小车10多辆。外出务工人员300多人,大多往厦门、石狮、晋江、广州、深圳。  农户皆以电灯照明,电视基本普及,手机600多部,普及率68%。村自办自来水,村民皆饮用自来水。  全村水泥路4.9公里,交通便利,南接攀龙,北通山城,路面硬化“社社通”。村医疗卫生所一所,配备三间卫生室。原有小学一所,即龙岭小学,校园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0平方米,于2005年撤办。全村共有本科毕业生在校生26个。  五、古迹和民俗  青龙寺,亦称龙岭岩,祀佛,建于明初(一说元代),历代修建,今保护完好,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口角楼,为半圆形三重式土楼。  大部分村民信佛及民间俗神,一部分信基督教。民国初期基督教已传入龙岭,有教堂一座。   六、民国时期人物  吴庭坚,靖和浦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烈士。  七、新中国人物   吴金龙,石榴区副区长(离休)  吴河山,漳浦县审计局副局长  吴海涌,石榴公社副社长  吴振力,象牙公社党委宣委。吴清升,老红军,江西新余钢铁厂党委副书记  吴和维,老红军,山东博川市炼焦厂-  吴钦义,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翠华,厦门大学教授  吴大方,中学高级教师  吴连斌,漳州市交通局工程科科长  吴木信,龙岭小学校长(中级教师)  吴金固,攀龙小学校长(中级教师)  吴松印,龙岭小学教导(中级教师)  吴 颖,漳州市台联联络科副科长
下一地名:象牙村
[以上内容由网友"John"分享。]

以下与龙岭村相关信息:

以下龙岭村相关信息关注度最高: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粤ICP备17154672号-3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E-mail:service@ke83.com